今天是加入每天1000字的第七天,從煎熬到速速完成再到想要做好,真的只需要幾個夜晚。
只要,我還愿意多堅持一點,即便現在窗外傳來的鞭炮聲震耳欲聾。
寫作這件小事,就如畫畫、唱歌、跳舞、運動、玩樂器等方式一樣,都只不過是我們選擇的最適合自己的一種表達。你選擇它,純粹是為了自己生命的表達。詩人Robert Frost曾說,“一片森林里出現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較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每天堅持寫作。每天堅持寫作固然喜憂參半,喜的是找到自己表達的方式,一個出口;悲的是,大多時候你都覺得前方一片漆黑,不知道出口在哪。但我想,大多數熱愛寫作、堅持寫作的人一定有一股勁兒,推著自己不斷跑向前。
是為什么呢?大抵是為了讓各自的生命走得更遠吧。
好像寫作能力不錯的人,邏輯思維相對都比較強,關鍵時刻化身文字擔當、編輯小助手等都不是問題,長此以往或許可以做更好的manager、更好的leader,甚至有一天成為作家、小說家、編劇。這是為了自己。
另外,成就別人也能讓生命走得更遠。記得去年秋天馬云弄了個“馬云鄉村教師獎”,上個月剛在海南頒獎,每年不僅資助這些來自西部偏遠地區的100名鄉村老師1000萬元還提供連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先不談這個項目的設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細節——馬云說,“我們選擇讓老師們來到三亞,是因為很多鄉村教師沒看到過大海。大海帶給人想象,沒有想象力的老師教不出有想象力的孩子。”這是很有遠見、有勇氣的一個決定,讓更多人去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讓他們的生命走得更遠,也讓自己的生命走得更遠。馬云想要傳遞給大家的訊息其實是“我們要看得足夠多、看到足夠多的好,才有可能創造美好。”,這一點非常具備大家氣質。
關于生命如何走得更遠,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養成一些痛并快樂的習慣,還是成就別人更美好的人生,今天的我也說不好(兩者其實可以兼容,當然前提還是follow your heart)。
有人選擇加入社群每周讀一本書,有人堅持365天跑步打卡風雨無阻,有人7年來下班后趴在電腦前堅持敲字寫作,有人一生只做守護原始森林這件事,有人此生只愿為自己喜歡的事而活……
而我,我從大學一年級起堅持每天記賬,從去年12月28日起開始記錄每日感恩三件小事,從今年1月1日堅持每日一段英語晨讀,從七天前開始每日1000字寫作練習。當這些開始像吃飯、睡覺、洗漱一樣順理成章,好像并沒有那么難了。
我只是想要,從此刻起無論做什么決定,寫或不寫,每一次都忠于自己。
你呢。
——山卉寫于201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