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有些人為了掙錢可以突破道德底線,殘害同胞,殘害兒童,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些問題的背后,是殘缺不全的教育。我們從小在家庭,在學校中沒有人告訴我們作為人活著的意義,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績。父母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是最大的回報;老師說你只要考個好成績,就是最大的驕傲。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帶來的是人格的不健全,可以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真是社會的悲哀??!
在大家都在忙著曬我一周,一月,一年讀了多少本暢銷書的時候,有幾人去靜下心來去讀一讀歷史長河中那些真正用生命譜寫的經典書?這些經典的書籍真正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每一本都在告訴我們如何好好地活著,有意義地活著。正如士兵突擊中許三多所說的,“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義的事”。所以不要追求一味地快,而要慢下來,從容地去追求生命的真實意義!
所以今天我想推薦一本我最喜歡的書——《身心安頓》,這本書是臺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所寫,是他閉關三年的真心感悟,曾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其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也許這本書對于一些正在努力奮斗的年青人來說,在年齡層次上不是很適合。但是它確實在人生最困頓的時候陪伴了許多不安的心靈,包括我自己,幫助我重新找到出口,獲得了內心的安定。每當我心情浮躁,不開心時,總會再次重讀這本書,每每讀過,都使浮躁的內心獲得一絲安寧,使心情豁然開朗。所以我稱它為“浮躁社會的一劑良藥”。
整本書分為智慧的開啟,慈悲的胸懷,生死的面對,禪定的人格,因緣的成就,身心的安頓六大部分,如圖1所示,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帶領我們從困境中一步步走出來,進入更深層的內心世界。下面摘抄了“智慧的開啟”的部分主要內容:
智慧的開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2 智慧的開啟
首先需要認識人生的四個本質,然后才能進行智慧的開啟。如圖2所示。
1.認識人生的四個本質
人生無常。
正如釋迦牟尼佛所說:人命在呼吸之間,出息不還,即是后世。因此面對無常應該使我們生起一種感恩的心,感恩此刻我們還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思考,可以開發自我,可以追求智慧,可以用力去愛身邊的每個人。
人身難得。
正如釋迦牟尼佛所說:得人身如我手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因此,我們應該要好好地珍惜人生,開發智慧。
因果真實。
經典里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要投資好的因、善良的因、光明的因、有希望的因。正如星云大師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生命痛苦。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五陰盛苦。因此,有智慧的人面對人生的痛苦跟沒有智慧的人是不一樣的,就是對苦、樂都保持一個很好的態度,也就是佛經里面說的“于苦不傾動,于樂不染著?!?/p>
2.智慧開啟的方法
認識了人生的本質,便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智慧的開啟:
保持超越的心。
超越就是對生命有比較高和廣大的觀點。但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光靠本能來超越,而是要養成一種習慣、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有比較高而且廣大的態度來面對我們生命的歷程。
保持幸福的心。
幸福是內在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物質跟環境。在生命里,我們得到幸福有時候只是因為多撿了一團牛糞,有時候是因為喝了一杯好茶,有時候是因為撿到一顆好石頭,有時候是因為在街邊偶然碰到一個知心的朋友。生命的幸福到處都在,一般人為什么無法感受到這樣的幸福,就是沒有喜無量心。
保持從容的心。
從容的心就是慢慢來,不要緊張,天塌下來也有比我們高的人撐住,所以不必害怕。從容就是在內在里保持一個空間。就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正像無門慧開禪師寫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敝灰覀儠r刻保持從容的心,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
有一位禪師說的好,所謂的從容就是“殘心”。就是當我們端起一杯茶來喝的時候,要有個愛人會面時那樣歡愉的心,喝完一杯茶,把茶杯放下的時候,要輕輕地放下,要有跟愛人別離時那樣不舍的心,輕輕放下,不要把茶杯打破。
保持生命的會心。
“會心”在禪宗里是會心一笑。禪的開始非常美,釋迦牟尼拈花,迦葉尊者微笑,從此就有了禪。所以,禪是處在一種精致、微妙、會心的狀態,很好、很優美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所謂的融入此刻。此刻的融入超越了語言、文字的描述,是人跟人之間有很好的默契,人跟世界之間有很好的默契。
人為什么不能融入此刻?因為人不能專注。什么叫專注?專注在禪宗里叫當下,叫做活在眼前。用白話說,是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的一瞬,把全宇宙的力量活在眼前的這一剎那叫做專注。
保持夢想的心。
這里涉及到孩子教育的問題。我們的社會教育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老師,家長扼殺了孩子的夢想。因此,孩子們痛苦不堪,我們的社會缺乏人才。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小孩子的夢想,培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向往與企圖,這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慧。正如清玄先生所說的“我的生命不要被別人保證?!?/p>
夢想在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溫暖,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有希望,只有夢想可以使我們保持充沛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這個人過了三十歲,生命就可悲了,因為生命過了三十歲開始走下坡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可以說“保持夢想”就是讓我們一直到死前的那一剎那都保持著向前的姿勢。
永遠保持學習的態度。
從佛教的觀點來講,每個人都是從“無始劫”就有的,所以每一個活在世界的人都是宇宙的老人。每一個人都是可尊敬的、尊貴的、了不起的。我們之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活的好好的,就是因為有很多眾生用我們所不及的長處來供養我們、輔助我們,使我們走向更好的道路。所以,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謙卑之心,三人行必有我師。
雖然這本書是有關佛教入門方面的,但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終認為,我們的教育當中應該早些融入一些關于哲學方面的東西,讓孩子們早點明白生命的真實意義,可能會更加有助于改良我們的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