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7-[概念]執行力

一、概念

執行力的內涵不僅僅是去做,而是要做到。其本質是一個人的分析能力。

二、方法論

有了本質的提煉,執行力提高的問題就很好回答了,提高分析能力。執行力不是一個簡單地執行而已,而是一整套的思行流程:聞、見、學、行。

【聞】

1.一個人的成就大不過一個人的夢想、一個人的夢想大不過一個人的所見所聞。

2.聞是見的基礎,但沒有見的聞很有可能道聽途說。

2.光有聞,對執行力的影響不夠。比如我是聽到好兩次笑來老師說他每天寫1500字,即使當天再晚回家也會完成。這個我只是聽笑來老師說,而沒有看到他真的在我面前熬夜寫完1500字。這對我執行力的影響力度就不夠。

【見】

1.看見、體驗、經歷。用笑來老師的話就是一種物理上接近目標。

2.榜樣的力量。看見差距,就會逼自己去趕上,就會去學,去行。

3.見是學的基礎,不見而學,可能最后是瞎貓對死耗子。

4.有了親眼目睹,甚至是相互共事的經歷后,如果你看到了差距,那種影響力是巨大的。比如今天的007線下聚會,真心感受到了差距。當然盲目的自信是肯定還是有的,但見到這個差距確實對我執行力的影響力度就高一個量級。直接導致我非常有執行力的當天就開始寫這篇作業。

【學】

1.刻意練習:1.微小改進。2.及時反饋。3.高水平重復。

2.以教為學。

3.學為行之體,行為學之用。不會做的事情當然就沒有執行了,學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行】

1.有了前面的基礎,制定計劃執行。

2.只有行才能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所以說,一個人沒有執行力,就3點原因:1.不想(去聞去見)。2.不會(去學)。3.沒耐心(定量化的足夠細的計劃并執行,做時間的朋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