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一段時間沒有更文了,今天有空去參加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主辦的韓敘《超級運營術》簽書會活動,現場聽了韓叔(其實挺年輕)的現場講座頗有所感,特整理成稿分享給大家:
整場活動主要分為三部分:個人分享講座——現場答疑互動——新書簽售。
從運營的角度來看,整場流程都比較自然流暢、無冷場、無“尿點”,比單純的個人講座、簽售會來說,更接地氣、更具有互動性,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報名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線下活動的一大原因。
另外,活動過程中有一個細節讓我深有所感:在講座中穿插的“抽獎互動”環節中,采用了微信掃碼搖一搖賽跑的形式,抽取前10名贈送禮品套裝。
一般來說,一場活動如果超過半小時,下面觀眾容易產生疲倦,注意力有所下降,因此在活動設計中都會設計一些小互動游戲(如Blues老師講座中,常帶領同學們做肩部伸展運動),為了將大家從略感疲倦中喚醒,最常見的辦法就是進行現場抽獎(通過“利”來吸引關注注意力)。
如今,微信掃描抽獎更多方便大家參與,讓我記憶深的是,今天這場微信抽獎是通過“搖一搖”賽跑的形式(估計是搖的越快越多,屏幕上跑道上就出現你的名字,成為中獎者),這相對于傳統的大轉盤抽獎,更需要現場“動起來”,同時也增加了活動趣味性,個人覺得線下活動互動環節,可以多參考一些跟觀眾有“動”的活動,這樣現場感可能更強。
當然,整場活動中,最具有價值性的是韓敘關于《高階運營必須掌握的六種思維模式》現場講座,主要介紹了個人運營經歷及六種思維模式。
運營人的四個階段:
入行階段(小白):無論什么行業什么崗位,只要對運營感興趣,都可以主動去學習、了解運營,如今【微信公眾號】、【自媒體】的興起,也充分體現了人人都是運營人的理念。
探索階段(新手):開始正式從事運營相關工作,可能不僅限于興趣、愛好范圍,更需要結合一些具體運營需求,制定工作計劃,實現運營目標。
系統整合階段(高手):工作一定年限后,熟悉了基本的運營流程、技巧,積累了一些運營經驗,能夠完成相關的運營事項,這個時候更需要將零散的運營知識,消化匯總形成自己的運營方法論。
自我突破階段(成名高手):當一個運營人從基礎轉向管理,從“做事”到安排別人“做事”,這個時候更需要提升自己團隊管理能力。當然,在這個階段,我們也將面臨自己成長的“瓶頸期”及職場“天花板”,這個時候更考慮進行個人品牌的提升和輸出。
運營人的6種思維模式:
1、用戶為中心:融入用戶群體,做出讓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最高境界;
真正做到用戶為中心,關鍵在于換位思考,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有時候,產品的用戶跟客戶不一致,買產品的不一定是用戶,只有真正使用產品的人,才是真正的用戶)。
2、目標指向:運營的工作,就是選擇多樣的方式,去達成最終目標的過程;
不以目標為導向的運營,都是耍流氓。小到一篇文章,大到一場活動,任何運營行為,都需要圍繞一定的目標、價值,而不是無的放矢,做“無用功”的運營,都是資源浪費。
3、運營先行:用靈活的方式,在投入極少資源的情況下做MVP驗證;
運營,本身是一個不斷嘗試、探索、修正、完善的動態過程,前期運營更需要靈活、快速、低成本進行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產品)驗證,然后通過測試并收集用戶的反饋,調整運營策略,最終適應產品及市場的需求。
4、成本意識:做決策的重要依據,是高階運營的標志性思維模式。
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通過運營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回報”,這也是運營最核心的價值目標,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一種決策時,一定要考慮到運營的整個成本預算及可行性。
5、杠桿借力:本質是資源整合的形式之一,用一端或一點去撬動全盤。
成功的運營,要有四兩拔千斤的效果。最關鍵的一點,必須要學會整體、全盤考慮,同時要找到一個“關鍵著力點”,然后通過集中力量突破,借力取得更大效果。
6、努力調動:自己上下左右的資源,為達成自己的目標服務。
很多時候,做運營拼的是相關資源的積累和調配,因此,作為一個運營人既要懂得協調自身資源,達成自己的目標,更需要學會如何去拓展、深挖行業資源,建立自己的資源價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