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習慣、方法、
《摔跤吧,爸爸》無疑又是阿米爾·汗一部讓人拍手叫好的電影。男神的電影,帶給我的不僅是熱淚盈眶的感動。更多的是讓我悟出一些關于生活的感悟:任何事情的成功無疑都離不開動機。
劇中爸爸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
然而,爸爸的想法只是源于爸爸,不是女兒真正的憧憬。但凡是不是真正熱愛,又怎么能夠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
在女兒被強迫每天5點起床,高強度鍛煉。導致睡眠不足,上課精神狀態不佳。最關鍵的是她們成為了全村人中的異類。在異樣的眼光和不是特別熱愛摔跤的她們,開始起身反抗,找爸爸談判。談判的結果卻是她們一頭烏黑光亮的長發被剪成了短發。而這,成為了同學的笑柄。
在爸爸淫威的權利下,她們沒有屈服,反而反抗意識更加強烈了。她們故意搞破壞,弄壞臺燈,調整爸爸的鬧鈴,偷懶鍛煉......爸爸卻拿她們沒有辦法。
因為不真正熱愛,沒有做事動機的人,是無法真正的投入到戰斗中去。
直到她們參加朋友的婚禮,婚禮上那位結婚的女孩對他們說:
“我們的現實就是這樣,以女兒身降生的一刻起,就注定與鍋碗瓢盆為伍,終日操持家務。待到14歲,便要嫁為人婦。為了擺脫家庭的負擔,要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相夫教子,這是她一生所有的使命。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他為你們遮風擋雨,他為你們忍辱負重,他就是為了讓你們有自己的將來,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么錯呢?”
兩個女兒也許是被朋友的話激勵了,也許是被嚇到,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第二天,爸爸5點起床,準備去叫她們起床訓練。她們已經起床鍛煉去了。
正所謂有夢想的人睡不著,沒夢想的人睡不醒。叫醒她們是想改變命運的夢想,而不是迫于爸爸的淫威,被逼著鍛煉,成為自己不想成為的人。
有了這個心理動機,兩個女孩開始跟全鎮的男孩摔跤。第一次比賽吉塔輸了,她徹夜難眠。在體會了比賽的興奮之后,告訴爸爸,我還想參賽。
之后,一次次贏得比賽的她們,將所有的鄙視都換成了掌聲。
在世界金牌決賽前夜,緊張的吉塔問爸爸,面對強悍的選手,有什么技巧能夠用嗎?
爸爸忐忑不安的對吉塔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并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面對擔負著民族希望的動機上,第二天,在懸殊一搏的賽場上,吉塔贏得了比賽。當把獎牌遞給爸爸的那一刻,吉塔知道她贏得的這次冠軍,不僅僅是圓了爸爸的夢想。更是能喚醒印度女性意識的覺醒。
電影末尾,向我們展示了兩個女兒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成功。這無疑再次證實了心理動機就像是通向成功路上的開關一樣,只要安裝上,并成功激活。它所散發出來的前進動力將是無限的。
你找到你成功路上的“開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