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安靜的村子突然一陣狗吠聲,此起彼伏,有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的、還有汪汪 汪汪汪 吼 吼 汪汪的,還有連續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的,是在商量著什么大事兒?還是有陌生人進入?
盡管有路燈,還是不敢起床瞅一眼,窗下就是進村的小路,內心產生了一點電影場景的想象,算了,不要想不要想,大概汪們在商量去哪交配吧……
閨女睡的正香,哪管什么狗叫聲,我就擔心她怎么這么愛出汗,后脖子處都汗濕了,換衣服又會把她弄醒,還是算了。
最近涼快許多,正好是舒服好睡覺的天氣。
獨自帶孩子回到奶奶家,還是不習慣說是自己家,每次都是匆匆住幾天又回去深圳,想著這次帶孩子感受農村生活,自己不能先厭倦,起碼得住半個月以上,雖然她才一歲半。
在努力給她找新鮮事物,認識雞鴨豬牛狗兔,牽牛花,狗尾巴草,絲瓜,豆角,大山,小河……
晚上給她指月亮,看月亮彎彎的,亮亮的,婆婆說月亮不能指,會吃掉手;
跟她在路燈下玩影子游戲,對,農村也有路燈的,嫂子說小孩子不要看影子,會害怕的;
說明天去鎮上買點牛肉燉給孩子吃,婆婆的婆婆也就是老公的奶奶說:小孩吃了牛肉說話會晚發育的,不要吃。
奇怪奶奶明明耳朵不靈光,在某些時候又特別靈敏,讓人莫名的心生疑惑。
老太太瘦弱駝背,看著精神不太好,卻手腳極快,還操心著家里大小事物。
我和婆婆帶孩子前腳剛去堂屋玩,老太太立馬就把門上鎖了,我們被關外邊,怎能想到幾分鐘前她還在廚房那邊來著……
大家都出去忙活的時候,老太太一把藤椅,坐在廚房外邊,一支胳膊撐著臉邊打瞌睡邊照看著家,往往是把一些閑雜狗等厲聲趕出去。
每天會嘮叨一遍我抱孩子的姿勢不對,不要穿尿不濕,要記得把尿等各種事項。也會挑剔婆婆做的飯菜不好吃,粗來粗去的生氣怎么還不煮飯等。。。想想婆婆也是不容易,卻仍是盡心盡力的伺候著,我的婆婆比她的婆婆要好很多啊。
每天有新的見聞,在我出嫁到這個村子的第四年,以往我毫不在意這里的人情世,現在也叫不上那些鄰居的稱呼,認為我只是短暫的回來跟老公探親,過個把星期就會回深圳。實際上我的故鄉在另外一個地方,雖然已經回不去了,但記憶還在,還是很懷念。
直到帶著一歲半的閨女回來,她好奇的走在田間小路上,甩著狗尾巴草,一下踉踉蹌蹌的往前追趕小狗,一下停下來蹲著不知道看什么東西,才意識到,這里今后就是她的故鄉啊,這里是爸爸長大的地方,是爺爺奶奶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這里種著她最愛吃的玉米,最愛她的人在這里生活過或生活著。
我希望她將來的記憶里永遠有這個有山有水有農田的地方,它跟外面的城市如此不同,天壤之別,希望她是一個有故鄉的人,長大后會懷念這里的一切,像她媽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