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落下,我們感受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情,《朗讀者》又送來了“暖霧溫風氣上騰”的溫情……
一個人,一段文,這是一種詩意的情懷,美的生活從來都不能缺少這些,“美”絕不僅是生活的錦上添花,更是在你遭受唾棄、打擊、誹謗、蔑視時,它如母親般撫慰你的心靈,如父親般撐起你生活的希望和創造力!
董卿帶領我們走入……
許淵沖,翻譯家,我著實被這可愛的老頭圈粉了
今年96歲,西方人手中捧的《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我們眼前的《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皆是他的杰作。
他真的是一個特別可愛又真實的老爺子:
在大眾面前,如少年般回憶追求初戀的情詩,沒有成功……老伴兒就在下面坐著,沒有遮掩,在結婚前誰沒有一兩段刻骨銘心的激情蕩漾,這是一種激情的真實
在炮火中,在意氣風發的西南聯大中,老爺子回述到第一次翻譯的詩—林徽因的《別丟掉》,他解釋這首詩的由來,感慨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感情,他念道:
“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 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念到這里的時候,這位即將一百歲的老人,熱淚盈眶,雙手有些顫抖,哽咽了一會才繼續……
這個場景,我紅了眼,一個將百歲的老人,本該是呈現被我們固化的慈祥狀態,卻依舊激情澎湃,感概當我們人生被“三十歲該怎么”、“七十歲是什么狀態”、“男人是什么樣的”、“女人又是什么樣”牢牢控制的時候,這位如孩童般,如少年般的老人豈不珍貴,豈能不讓我為之動容,他不僅年齡夠大,還正在無限期的延長著他的童年,延長著他的青春期,老爺子沒有為生命的長度犧牲寬度和深度,長度、寬度、深度隨著年歲的增加皆在不斷增長,這樣的人生怎不立體,怎能不比“點”、“線”、“面”式的生命更加飽滿和豐富多彩,這樣的人生豈不賺大發了!
他說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他說生活在于創造美,發現美
他說他的樂趣別人偷不走
他說如果他能活到100歲,他要翻譯完莎士比亞所有的著作
他給了“熬夜”最文藝的解釋:The best of all ways ,to lengthen our days ,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night
讀書,很重要,因為書里那個廣闊的世界,可以讓我們對同樣是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有不一樣的理解。別小看這點詩意,它可以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書無聲,人有聲
書沒有溫度,書后面的人卻熱血沸騰
朗讀—從來不是搖頭晃腦的背誦課文,當你看到你曾想表達卻不知從何說起,激起你內心的漣漪,甚至波濤洶涌的文字時,僅僅用眼睛看完全不夠,你迫切的想要把即將滿溢出來的情感用聲音釋放出來,只有沖破喉嚨的朗讀,才能飽滿的表達你心靈深處那情感的迸發。
這是一種情懷,無需羞于開口,一旦開始朗讀,會遇見更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