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可以一呼百應的時代來了
這個時代,人們對一本好書的定義,往往未必是這本書能教會讀者什么全新的知識。而是它是否能驗證讀者心里某些隱約的公式。
羅振宇
現在很多的自媒體一夜之間就會在微信刷屏,知乎的一個討論可能會引起輿論的風暴。話語權逐漸從傳統媒體移動到平民階層。
越是處在變革的時代,越是需要人們在快速變化中尋找到底層的方法論和邏輯。而運營的核心就是內容。 引起共鳴的內容有8個要素。
情緒:讓內容擁有刺激感官與喚醒行為的力量
情緒會傳染,社交媒體對情緒共鳴有助推作用。什么樣的情緒最容易傳播?
我認為,這是符合人類進化的邏輯的。
人天生對消極的情緒更敏感:
如果人類沒有恐懼和擔憂,就不會懂得遇到劍齒虎的時候要逃跑。
如果人類對憤怒不敏感,就沒法在別的部落侵略自己的時候一起反抗。
而傳播這類消息,能夠在危險的環境中得以保全自己。相反,對這些情緒沒有那么敏感的人,他們也許快速的滅亡了,存活下來的人的基因中天生對這些消極情緒更敏感,更容易傳播。
從情緒輪的角度來看,恐懼的對面就是憤怒。因為對某種事物的恐懼,造成了憤怒,人的本能是在遇到憤怒的情緒時加以傳播。
所以,我似乎更容易理解為什么現在中國人這么焦慮?
因為自媒體要利用焦慮,制造恐懼,擴大傳播。而情緒的相互影響又加重了社會的焦慮情緒。
面對天價住院單,你不焦慮,我怎么賣保險?
面對教育子女,你不焦慮,我怎么賣學區房?
面對學習工作,你不焦慮,我怎么賣網課?
標簽:精簡你的內容,順應眼球經濟
可能標題黨,真的是適應時代而生的產物。這個時代,大家太忙,太焦慮,太浮躁,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
大家更愿意讀5-10分鐘學完麥肯錫方法論,21天精通C++ 這樣的內容。
現實是骨感的,可是誰說理想不能豐滿呢?
自媒體,標題寫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咪蒙們是個中翹楚。
角色:你的受眾,persona 是怎樣的?
理解受眾,什么人對你的內容感興趣?
零號病人,瘟疫公司
《瘟疫公司》(Plague Inc.)是由位于英國倫敦的獨立游戲工作室Ndemic Creations所開發的一款以傳染疾病為題材的策略游戲,游戲要求玩家將所選定的病原體散布到世界各地,從而制造一場超級瘟疫,最終讓全人類死于該傳染病。而在病原體傳播和感染的過程中,玩家需要不斷修正其傳染性和抵抗力,以應對來自世界各國政府及科學家們的反擊措施。
撇開這個游戲的奇葩設定,如果把病毒替換為熱點事件。這個視角就會有意思的多:一開始要找到零號病人,小范圍的傳播。然后設定和調整關鍵的因素讓小范圍的傳播不斷擴大。
最后傳播到全球。
聽起來耳熟?沒錯,冰桶挑戰就是一個典型的病毒式傳播的案例。
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眾之間的鴻溝,KOL是一個有效的工具
聯系
讀者優先關注與自己相關的信息
重疊處建立聯系
壓力
面對壓力更容易對情節產生代入感
因為有強大的敵人,我們才有強大的飛機
情結
故事最具傳播力:《故事思維》
落差
強大的勢能
發酵劑
彩蛋,細節,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