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人生歷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鋒刃,也在尋求解決之道,然而人生的價值即在于此。
剛開始讀到拉里因遭遇變故而人生觀發生急劇轉變、產生一種想“逛大街”的想法時,我便意識到這會是一本人生之書,甚至將可能影響我的一生。讀完此書·,不失所望。如果讓現在的我推薦一本人生之書給大一新生,我一定會推薦這本。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校園時,一下子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人一旦有了眼界就會有更大的欲望,再受各種勵志故事的激勵,內心變得急功近利也無比浮躁,也因此變得非常迷茫和困惑,就像當初剛大一的我。這本書會你內心重拾寧靜,讓你駐足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本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作者親身經歷,用很貼近讀者的表達方式敘述故事過程,給人一種像是真的在聽故事的感覺,小說大體為敘述故事經過、回憶對話以及大量的外貌和動作描寫。語言簡單樸實偏口語化,卻能將一個人的特點和人性——無意于世俗和名利的拉里,至死也不忘社交活動的但心地善良的艾略特,美麗的追求物質的伊莎貝爾,從單純可愛變得縱欲無度的索菲……——無不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表現了女人在性欲方面的渴求,因為在這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幾乎沒有一個不是有著強烈的性欲。 大概作者毛姆所寫的一切世俗的欲求都為襯托一個無欲無求而有情懷的拉里。所以喬治·奧威爾這樣稱贊毛姆,”對他直言不諱,毫無掩飾地講故事的能力我無限欽佩“。故事講的是一戰期間美國年輕飛行員拉里因戰友為掩護他犧牲而從此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他放棄了美國正處于空前繁榮時期的時代機遇、放棄了與深愛著他的未婚妻伊莎貝爾的愛情,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開始尋找“世界上為什么會有罪惡”這個問題的答案,去尋求內心的一份寧靜,他選擇了“逛大街”:讀萬卷書——大量閱讀各種書籍去尋求答案,行萬里路——從巴黎開始去周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以感悟人生,最終大徹大悟成為一個從精神生活中獲取滿足感的人。
還有許多和拉里相關的人的人生故事。艾特略熱衷于社交活動,削尖腦袋想盡辦法混跡社會上流社交終于成為社交界名流,但將死之時卻無人問津而痛哭流涕;伊莎貝爾追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而放棄了與拉里的愛情,認為拉里那樣的生活狀態是無所事事,選擇了與富家子弟格雷結婚,婚姻比較美滿,過上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雖英國經濟大蕭條讓格雷破產但她也不離不棄;格雷,一個好男人,深愛伊莎貝爾,經歷破產后十分絕望最終也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蘇珊娜·盧維埃,拉里的一個情人,一個鐘情于畫家的女人,換了好幾個畫家情人,最終嫁給阿吉里先生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年幼時單純無邪的索菲,后來因丈夫兒子出車禍去世對生活自暴自棄而因此過上了濫交和吸毒的生活,而拉里認為唯一可婚可取的只有可憐的索菲,他認為她有一顆可親可愛的靈魂,她即使尋求自我毀滅里面也包含著高尚的元素,這不免讓人感到驚奇,而索菲最終也以死亡解脫……
雖然作者文末說,我不是在寫“成功“小說,但此書確實是一部關于成功的小說,書中與作者相關的人物無不如愿以償。其實誰才是光彩奪目的人之翹楚,讀完整本書已經能知道,也是作者想說的,那個人就是不趨名逐利、按自己的選擇度過一生、不斷完善自我的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