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和家里幾個孩子去海邊。那天,藍天白云,艷陽高照,海浪很大,湛藍的海水一波一波地沖到岸上,濺起雪白的浪花。
孩子們歡呼著沖到海里,我本想撐著陽傘,吹著海風,安逸地欣賞美麗的海景。可是實在不放心孩子們在風大浪急的海里沖浪,只好以身涉水,守護好孩子們的安全。
海水被風趕著一浪接一浪地沖過來,孩子們套在游泳圈里隨著海浪起伏,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有時候,一波大浪拍打過來,海水瞬間從你的頭部淹過去,眼里口里都是咸咸的海水,大家開心地尖叫著。
我抓住兒子的泳圈和他一起沖浪,我們隨著海浪浮沉,猜測每一朵浪花的威力,在每一次大浪襲擊我們時發出怪叫,浪潮過后鉆出頭相視一笑并互相吐槽,剛才是否又喝到了海水,有幾次,被海水淬不及防地拍打到沙灘,兩個人就像沙灘上擱淺的魚兒,爬起來手牽手哈哈大笑。
我們一起總結沖浪的經驗,最近處不一定最安全,因為容易被海水拍打到沙灘上,還會被無情地吸回去。靠近遠處的繩索反而更安全,當海浪來襲時背對著它,自由放松隨海浪的節奏起舞便好了。
后來,我和孩子們手牽手排成一道人墻沖浪,我們大聲尖叫著,歡呼著,海水過來時,我們這道人墻往往被撕開、沖散,海水過去后我們再聚攏,大家彼此嘲笑著,誰誰又被海水打翻了。
這一刻,成人的矜持、刻板和偽裝全然被撕去,我這時單純得就像一個孩子,期待著下一朵又是怎樣的浪花?
晚上,孩子滿足地說:“今天我玩得很開心,媽媽玩得開心嗎?”我微笑點頭。是呀,是有多久沒有這樣全情投入的地玩耍了,孩子們的笑鬧激活了我的童心,我被成人世界和自我設定桎梏的生命能量舒展開來,在沖浪中放飛了自我。
原來我們都曾是一個孩子,一個沒心沒肺只知道開心玩耍的孩子,一個隨時能找到樂趣隨時能發現驚喜的孩子,一個哭哭笑笑不掩蓋自己情緒的孩子。長大后,在大人的呵斥,長輩的教訓,職場的約定俗成下,我們慢慢變成了一個無趣,只知道工作賺錢,總是沒時間陪孩子玩的成年人。
我想,如果這次去海邊沒有孩子,我可能就是躺在椅子看看藍天、白云和大海,再擺個POSE拍個照片,發發朋友圈,證明我來過了,至多跑到海水里沖下浪,十多分鐘后覺得海浪起伏不過如此,乏味地出來了。
是孩子們讓我卸下成人的包袱,盡情歡快地玩耍,做回了一次孩子,身心都來了一次放飛。
后來,我帶著孩子周末去山野探險,去漂流,去打水仗,我們一起尖叫歡呼,一起嬉笑怒罵,活的就像哥們一樣,不僅改善了親子關系,更重要的是洗刷掉工作的疲憊,學著以孩子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敏感和靈性得到了成長。
所以,和孩子快樂地玩耍吧,不是孩子需要你,是你需要孩子,他們是人間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