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從前慢
近來實在無事,我便翻開筆記本電腦找尋能看的東西,恰好兩部電視劇進入視野,其中一個是《兩個女人的戰爭》。光聽名字,大概就能略知內容一二,也就無聊地看了起來。
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兩個一起長大的女孩從下鄉當知青,到回城工作,再到結婚生子以及生活遭遇,主要圍繞趙欣梅總是與牛淑榮“爭高低”展開,也就有了長達40余集的劇情。
我沒有看過原小說,也便不好評價作者的寫作意圖,但電視看到10集的時候,心里就變得特別不安靜,甚至開始焦躁了。為了電視能吸引眼球,可以說編劇們真是煞費苦心,劇情的設計很離奇,遠超出了現實生活。因為我電腦上只有30集,我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快進到最后一集,然后從網上看了故事的結尾,心里卻莫名地不是滋味來了。
我就想這個社會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這些電視憑著一些有名氣的演員就能爆熱起來?它到底給關注要傳導怎樣的信息?僅僅就是為了博得眼球?一些故事情節的設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又何以又臭又長?
下午和簡書工作人員交流時,我說寫文的人也該有這樣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我們這樣一個好的平臺是該有一種良好的導向,社會已經這么讓人迷失了,再不加以干預又將何去何從呢?
不怎么看電視劇,我還真心感覺輕松了很多,心想如今的電視劇為何總能編排半百余集?為何總能設計出令人咋舌的劇情?你的唯“博眼球和收視率”已經是對社會的不負責,可曾知道?
這讓我不得不想起早些年的電視劇《過把癮》《永不瞑目》《風雨梅家樓》等等,總會想著有時間下載下來再看看,一來它們很接地氣,符合當下的社會;二來它們長短適度,不讓人覺得浪費精力和時間;三來它們的劇情沒有費盡心思地設計,讓人覺得很合理輕松耐看。
我想如今這個社會真的不缺娛樂,是該有一些讓人安靜沉淀的作品了,不然我們的物質再富足,精神也將會更加荒蕪,電視人是該早點意識到這份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