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獨自站在天窗下,皎潔的月光剛好撒在駐足的地方,相對而立的影子被慢慢拉長,這樣的場景我在幻想中經歷過多次,或者說已不止一次入夢與我相會了。
真實?夢境?還是有一天夢境就那么不知不覺照進了現實?我叩問自己,在每個醒來的清晨,在那一幀幀畫面如過電影般再一次在腦海中浮現的時刻。究竟是二者在現實中的合二為一,還是它們在互相延展中的一種別樣相遇,又或者它們原本就是同源?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些問題總是揮之不去,令我困惑。直到有一次我做的某個夢被證實成功預見了未來,直到我透過書本闖入了弗洛伊德的世界,我才開始認真梳理那些認知范圍內令人印象深刻的夢,開始把那些與夢有關的種種,以及它們代表的意義串聯起來。
⒈年少時的夢境與現實
我曾經做過很多很多個夢,有的漸漸淡忘,有的部分殘存,有的印象深刻,但意義最特殊的一定是那個類似預言的夢。
初中畢業后的那年暑假,我做了一個略顯蹊蹺的夢。夢里,分別與我要好的小學同學W和初中同學L同時出現在某個街心公園的游樂場,她們與我一起笑、一起鬧,絲毫沒有違和感。
夢醒時分,我除了覺得疑惑,更多的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仿佛那不僅僅是個夢,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和那些頭腦身處的記憶一樣令人印象深刻,揮之不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在周公解夢里我除了用“想念”二字為自己釋疑,竟沒有找到更好的解釋。
升入高中之后,學業日漸繁忙,平日里自然與曾經的老友少了聯系。那年寒假與L的相聚時,她告訴我W軍訓時與她熟識,在談天時不約而同聊到了我,后來他們還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沒有提曾經的那個夢,但自此,我開始相信:夢真的能用某種方式演繹現實,甚至可能在冥冥之中把一個人與某些人、某些事的機緣傳遞出來。
⒉《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學》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那之后,我還是會經常做夢,也偶爾會想起那個夢。感嘆巧合之余,總有幾分不解揮之不去。
好在,大學時無意中發現了這本《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學》,開始從另一個角度接觸“夢的解析”,開始把自己的夢與一種叫做“潛意識”(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并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的東西相連,開始思索自己是否在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欲望,受意識遏抑)與自我間(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互相游離。
于是我想,或許在我心里某個隱秘的地方,天然地以為她們是同一類人,很有可能在某種觸發下互相吸引,進而進而建立某種聯系。而且,基于她們原本都與我相交好,我也很可能在某個瞬間想要介紹她們認識而不自知。
3.莊周夢蝶,漸漸清晰的漫想
照理說這樣大體能夠說得通了,然而其他感覺真實卻至未見呈現的夢呢?比如大家大家都熟悉的典故——莊周夢蝶。
說莊子他老人間浪漫主義也好,說他很有可能平日里用蝴蝶自喻也罷,總之,他并沒有真的變成蝴蝶啊。就像我的那些“奇思妙想”也從來沒有成真一樣,這又該作何解釋呢?
“夢的解析”告訴我,潛意識里夢暗含著我們的過去,那么自然也包括過去的思想。這樣一來,我好像又有所悟了——我的那個夢看似是未來的預兆,卻又何嘗不是曾經想法的一種映照啊!這所謂的潛意識,歸根到底是發掘于意識的啊!
4.牡丹亭一夢,良辰美景敘一場
這些與夢有關的概念說來嚴肅,卻恰恰極具藝術氣息。不然也不會有人以此為基礎,投身文學創作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因夢生發是一例,王實甫竭力寫出夢的傳奇更是如此。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別家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這唱詞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杜麗娘尋夢未果,終致殞命;柳夢梅一片癡心,魂魄動容。跨越生死輪回,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精巧的構思且不論科學與否,單是這情就足以撼動人心了。更何況,這與“夢的解析”并不相悖,不過是現實過分蒼白,才寄情于夢,經歷一番曲折,才最終實現夙愿。
5.與夢一起“流浪”
其實,我們都是免不了懷舊的。此刻,耳邊驀地想起一首老歌——《往事只能回味》:
時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憶童年時竹馬青梅,
兩小無猜日夜相隨
春風又吹紅了花蕊,
你已經也添了新歲
你就要變心像時光難倒回
我只有在夢里相依偎
……
夢境看似縹緲,卻往往立足當下(現在),連接過去,照進未來。它就像我們生命中某種隱秘的力量,讓我們可以對那些痛苦與歡樂的釋放多一些希望。時光縱然無法倒流,你也無法彌補曾經受過的傷,但夢境中、未來的某一天,你可能會突然在一瞬間受到療愈,得以釋懷;而那些美好,除了回味、除了在心里停駐,也會在透過回憶,在夢里閃現、在未來得以延續。
至于方式,除卻夢境本身,或者是一段文字,或者是一張照片,又或者是一幅畫,它們很可能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我”、我的過去、我的本真,它們匯聚在一起,彼此獨立而又互相依偎。這一切,時刻提醒我們:那些場景,那些夢,看似沒有歸屬,看似是一種流浪,實則卻是一種召喚,一種回歸,召喚信念,回歸本真,讓那些不能重來的與我們來一場別樣相逢,讓無言的時光迸發激情,瑰麗綻放。
本文內容純屬原創,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