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主張可以通過冥想來溝通真我,實現內心的平和寧靜,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不是我第一次知道冥想。在很久以前,我就通過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看到瑜伽和冥想這種方式。然后后來有一陣我去學過幾節瑜伽課,也略微體驗了一下冥想的感覺。
但是,冥想,在我看《遇見未知的自己》以前,總以為這是宗教儀式,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事情,跟我們普通人、無神論者是沒有多大關聯的。
即便看過《遇見未知的自己》,也只是注意到了冥想這個詞,也并不清楚冥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畢竟真我這個詞也不是那么容易讓人理解的。所以,就像書中那個莫名其妙出現的老頭一樣,冥想也被披上了一股神秘的色彩,讓人捉摸不透。
可是,【美】拉塞爾·西蒙斯寫的《用安靜改變世界》這部書,讓我對冥想有了徹底的改觀。
原來,冥想可以是一件科學又富有藝術的事情。
這本書通過三個部分來描述冥想:第一部分,是說為什么要進行冥想;第二部分,講述了冥想的作用和好處;第三部分,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冥想。
為什么要進行冥想呢?拉塞爾告訴我們:“冥想向我們提供的是一種處理焦慮情緒的變通之法。冥想讓你了解自己的生活中發生了什么(而不是一口否定),然后幫你將它放下(而不是糾結其中)。”
他又說:“科學而藝術地冥想能帶你抵達陽光沐浴之處。二十分鐘的靜坐能拂去你心中的痛苦、沮喪和不安,點亮你的生活,引領你回到初生時澄凈的歡樂狀態。”
好吧,這段話看著還是很玄乎。“初生時澄凈的歡樂狀態”又是個什么狀態?也許我們都體會過,但未必有誰記得。
唯一可以看明白的是,拉塞爾舉了好多例子,說明冥想給他們包括他自己的人生帶來的美好改變。諸如拉塞爾自己有吸毒史,全靠做冥想挽救了人生之類的。還有更多的人都認為自己人生當中很多絕妙的點子和正確的決定都是從冥想當中產生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冥想顯著提高了專注力,使得自己更加冷靜,這幾乎是所有長期堅持冥想的人得出的共識。
其中,拉塞爾還舉了一個在我看來最為有力的例子,那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唯一曾下載到自己ipad里的書是《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并且,在《喬布斯傳》里還提到,正是這本書將喬布斯“引上了靜思冥想與靈性的道路”,并且據說他每年都會重讀這本書。
連改變世界的天才喬布斯都這么喜歡冥想,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追隨呢?如果說天才有些什么可以讓普通人學習的成功訣竅,這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我不得不說這極有說服力,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接著,拉塞爾又用科學發現來證明了冥想的作用和好處。雖然第一部分在講我們為什么要冥想的時候,很多內容也可以稱作是冥想的作用;但是這些作用只是冥想做下來的感受以及對個人性格或行事風格的改變,這類內容其實是非常抽象而無法具體描述的,因此也很難讓人理解并認同。
但是通過科學實驗來發現冥想可以實實在在改變大腦,這就變得不一樣了,就好像你跟我描繪你去過的一個地方多么多么美,然后我聽得云里霧里的時候,你唰地給我一張照片,噢!原來就是這樣的景色!原來冥想是通過改變大腦的什么胼胝體什么灰質來使你更加清醒冷靜和富有靈性的。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講,冥想就是能使你的大腦越來越年輕,就能跟初生嬰兒似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信息,讓你重獲新生,神馬老年癡呆,那是下輩子的事兒。
好神奇有木有?
說得我恨不得馬上躍躍欲試進行冥想了。BUT,說了半天,冥想究竟是什么?怎么做?
別急,第三部分,作者就手把手教你怎么做冥想了。
一天兩次,一次20分鐘。采取挺胸直背又放松肩膀的坐姿,高階晉級到蓮花式坐姿,然后默念“總持咒”真言:“嗡阿吽”,持續20分鐘,就好了。
就這么簡單。然后聽起來還是像宗教儀式,笑cry。
當然,這看似簡單,實際上可沒那么輕松。首先你得找到這樣一個獨處空間,以免你做的時候被人撞見說你神經病。其次,別說天天堅持,就一次堅持20分鐘,你也未必能做到,不信你試試。
但是體貼的拉塞爾擁有豐富的自身經驗以及別人的反饋經驗,所以,對于這些冥想期間遇到的各種困擾,讓人無法堅持的情況,拉塞爾也詳細地作了說明教我們該如何應對。總之,這本書就是非常詳盡,又科學又藝術的一部冥想說明書。
那這本書看下來,你是學呢?還是學呢?還是學呢?
反正,我是打算開始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