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關注的市場數據,前年和去年年初,豬肉價格持續攀升,被市場戲稱“豬堅強”,A股市場上也掀起了溫氏股份、牧原股份 、新五豐等豬肉概念股炒作潮。但是豬農和外圍資金見豬肉價格的飛漲,眼紅這塊蛋糕,紛紛擴大、加入投資養豬的業務,比如丁磊的網易、王健林的大連萬達也不務正業投資了養豬行業。
緊跟而來的就是伴隨小豬們的長大上市導致市場供大于需,去年3月底開始,豬堅強般的豬肉價格開始震蕩下跌,至今不少豬場已經出現虧損。
豬肉行業老大溫氏股份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公司5月銷售商品肉豬162.95萬頭,收入27.76億元,銷售均價14.16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24.01%、-13.25%、-32.57%。數據而言,意味溫氏股份5月份的銷售增長逾24%,但是收入降低逾13%,豬肉售價也大降逾32%,這不是溫氏股份的首份豬肉降價的月報,已經是溫氏股份的生豬銷售價2017年2月以來的連續下降,此前也是震蕩中下跌的趨勢。反映到股票市場上,除了整體市場低迷外,豬肉價格的下跌帶來的業績下挫也是溫氏股份股價走弱一個因素,溫氏股份2017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降低4.86%,凈利潤14.7億元,同比達降52.4%。溫氏股份的股價至今已經腰斬,相關投資者也是信痛。
接下來,昔日一窩蜂涌入投資養豬業形成的長成大豬的大庫存一日尚未消耗完畢,豬價還將保持偏弱運行,不過對于豬肉價格的持續下降,不少人的感受是沒什么感覺——跌得不明顯,更多被商家以鋪租、人工的上漲為由對沖掉了大部分的降幅而不跟進降價。溫氏股份、牧原股份 、新五豐等豬肉概念股的業績回暖,也還需時日。
大家看法如何?歡迎大家討論,揭示市場熱點,剖析事件背后的機遇和隱憂,是翟雲天一貫的風格,更多話題討論可微信:翟雲天(zt81181),筆者繼續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