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念最初的樣子和愛開始的地方——電影《妖貓傳》有感

電影開場還原了我們對大唐盛世的視覺想象,華麗宏偉的宮廷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體現(xiàn)了市井之美,這樣的視覺盛宴讓電影一開場我就期待楊貴妃的盛世美顏。由黃軒飾演的詩人白樂天意氣風(fēng)發(fā)出場,留學(xué)僧人空海一出來嘴角就掛著謎之微笑,把開場帶到了幽默詼諧的氣氛中。

引出故事開端的兩個人一開始的目的是很明確的,白樂天想為唐代最富傳奇色彩的歷史——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寫一首詩,而空海的千里迢迢來唐只為修法。隨著皇上暴斃,太子偏癱,金吾衛(wèi)統(tǒng)領(lǐng)家怪事頻發(fā),給一只黑貓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黑貓一出場就讓我十分想念我家丟失的黑貓——煤球,都是全身黑得發(fā)亮,十分讓人喜愛),由此引出了楊貴妃的故事。

整場電影下來,我的關(guān)注點并不在電影是否曲解了那段盛唐歷史,也沒想電影背后真實的大唐到底是什么樣的,還有很多關(guān)于那個時代的細節(jié)和故事,我只想知道這么宏大背景渲染下楊貴妃的愛情到底是怎樣的。

隨著極樂之宴的開場,那個時代最強大的男人——唐玄宗,把楊貴妃展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說她是盛世的象征,如牡丹般雍容華貴,要讓全國乃至世界的人都看到她的美,欣賞她的美。是的,她那么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她,使六宮粉黛無顏色是她,隨著楊貴妃乘著鳳凰秋千在空中飄蕩,世人都感嘆她的美,可她的嘴角并無一絲笑容,也為接下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唐玄宗愛她嗎,當然愛,可他愛的太高調(diào),也愛的太自私。高調(diào)得愿意讓世人仰慕她的美,對她極盡贊美,倘若一個普通人哪里舍得自己心愛之人公之于眾,應(yīng)是藏在身后深怕被別人搶走。可悲哀的是,唐玄宗不是普通人,他們的愛情故事注定不會有完美結(jié)局。自私得在盛極而衰的時候把楊貴妃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上,世人都覺得她有罪,“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國將不國時,她是第一個罪人。男人從來都是把政治和權(quán)利玩弄于股掌之中,女人也是。這一切大概楊貴妃都懂吧,所以盡管享盡極樂,她身上竟沒有半點荼蘼之氣,只是嘴角掛著淺笑。

她有什么錯,不過生得美了些,不過是深深的愛著唐玄宗,世事紛擾她可曾參與過一絲一毫?安祿山叛亂時,她被推出來,要以一命平息戰(zhàn)火,這點她大概早已看透,所以,她保持沉默,把選擇權(quán)交給了唐玄宗。那個寵愛她的男人,無可奈何的表示最舍不得她,也許身邊的人都懂,他舍不得王朝權(quán)利,舍不得自己的命,所以身邊的人都出謀劃策給了一個妥帖的主意。當那個愛慕她的男人阿倍提出要帶她走時,唐玄宗說可以一試,但賭他會輸。你看,唐玄宗就是這樣,他就是認定了楊貴妃愛他,大難臨頭讓他在別的男人面前也不會輸,也要讓別人潰不成軍。盡管晚年唐玄宗時常拿著香囊懷念楊貴妃,那應(yīng)該更多的是懺悔和愧疚吧。

最后,楊貴妃點頭默許他們的所謂的妥帖的主意,心里知道這是此生最后的告別,所以贈他香囊,讓他心安,大概也是奢求他往后還會記得她。

很多人都愛楊貴妃,其中白鶴少年白龍,他對貴妃的愛是單純的對美的熱愛,不忍美受到荼毒和破壞,他熱愛的雙眼里透著光芒。比起唐玄宗,他的愛更純粹些,他敢于對利益說不。后半部分白龍對楊貴妃的陪伴和執(zhí)念給電影添色不少,白龍守了貴妃30年,拋棄了自己的真身,附體御貓身上,并帶世人找到真相。他可不管是誰,只是沉浸愛貴妃那迷人的明凈里。

電影散場,我開始回味起楊貴妃的愛來,死亡對于她來說并不可怕,她終其一生只想得到唐玄宗毫無雜質(zhì)的愛,因為愛,她可以不顧一切。或許長大了的我們,早已失去不顧一切去愛一個人的勇氣。然而,乘著時光列車回到過去,我還是會懷念我們最初的樣子,相愛的初衷和那個愛開始的地方。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