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一件事情1天、2天、1個星期可能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能堅持做21天、2個月、3個月、甚至半年時間,不僅僅是養成了習慣,而是找到了做這件事的動力和方法。交第一次作業時是第二個教的,節后上班事情多了起來。這不,第二次作業拖到現在才寫完。不管怎么樣,我都會把寫作這件事當成自己很重要的事來做。對于搜集素材,我堅信:每天搜集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
五個觀點
1,世界上最難的2件事:a,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b,把錢從別人的口袋裝進自己的口袋。
2,早在2400年以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講過:“陽光、空氣、水、和運動,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生命和健康,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分和運動。長期堅持適量的運動,可以使人青春永駐、精神煥發。
3,當一件事情做的做起來很難很復雜的時候,那你這個方法一定不是最優的方法、一定會有一種更方便的方法。
4,只有成為一個多面手、一專多能,才能在公司里面站的住腳。
5,演講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
五個金句
1,性價比不高的事情不要自己做,而要別人去做,自己只要去做那些不可替代的事情就可以了。在現代社會,勤勞是很難致富的,關鍵時刻,還得用腦子,勤勞可以解決生存問題,但是不可能致富。
2,創新=模仿+改進。先模仿,生存下來再考慮創新。如果生存不下來,一切都沒有意義。不能讓自己更值錢的努力都是偽努力
3,你不必去找人脈,唯一需要操心的是要把自己的本事練好。
4,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前期偷懶,后期肯定要花數倍的精力來彌補,更遺憾的是,不一定補得上。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邊后悔一邊生活
5,我們絕大數人所付出的努力,還沒有到拼智力的地步。
五個例子
1,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2,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于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3,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后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并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哲理故事及感悟】:預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
4,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墻,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媾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墻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墻根走過去了——那堵墻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么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墻邊走過去,并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墻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墻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學習心得】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5,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哲理故事感悟】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五個故事
1,柳傳志的故事
時間觀念反映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柳傳志以“自律”在業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現在他的守時上,柳傳志本人在守時方面的表現讓人驚嘆。在20多年無數次的大小會議中,他遲到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去演講,為了不遲到,他特意早到半個小時,在會場外坐在車里等待,開會前10分鐘從車里出來,到會場時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溫州商界邀請柳傳志前往“交流”。當時,暴雨侵襲溫州,柳傳志搭乘的飛機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員建議第二天早晨再乘機飛往溫州,柳傳志不同意,擔心第二天飛機再延誤無法準時參會,叫人找來“公務車”連夜趕路,終于在第二天早六點左右趕到了溫州。當柳傳志紅著眼睛出現在會場,溫州的那位知名企業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2,普通人的勵志故事
1980年,他出生在洮南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直到上小學時,他家還一貧如洗,買不起一輛自行車,甚至交不起學費。從家到學校的十幾里路,他每天都是走著來回。那時他在班里很自卑,沒有像樣的衣服穿,一到交學費時,他就愁得吃不下飯。看著母親四處借錢,他心里特別難受,為此他刻苦學習,想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運。
沒有條件買輔導資料,更沒有參加任何一個補習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教科書和學校里發的幾本練習冊上。他的學習目標很明確,就是把書翻爛把內容吃透,把書本上的知識全裝在自己的腦子里,然后去考試。1996年的中考,7門功課有5門他考了滿分,被市里的重點高中錄取。
高二時,他因理科成績突出被選拔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了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為此吉林大學物理系向他提前下達了破格錄取的通知書。高二就懷揣大學錄取通知書,沒有壓力的學習,讓他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而好運卻沒有眷顧他,這一年,春天里先是大旱,莊稼幾乎絕收,到了夏天又是陰雨連綿,暴發了特大洪水,沖垮了家里的田地和僅有的兩間房屋。此時,他內心很煎熬,看到妹妹還要上學,看到家里父母每天為生計發愁,他放棄了那張破格錄取通知書,瞞著父母去了內蒙古一家木材廠打工。那段時間,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月拿600元的工資。半年后,他把3000元錢通過同學捎回家里,說是學校發的獎學金。這時他的父母還蒙在鼓里,一直認為爭氣的兒子在讀高三。
1999年3月,家里的情況好些時,他掙夠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就又回到學校參加高三的學習。這時離高考也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他每天只睡6個小時,惡補缺失的課程。那年的高考,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南京一所本科院校錄取,而錄取書上標注的學費是1萬元,他又犯愁了。
好在學校得知了他的情況,可以暫緩交學費,還安排他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一到下課,別的同學都去玩了,他則在食堂里打工,每天有8元的收入,他算了一下,照這樣的速度離還清學費還差很遠。禍不單行,大二時,妹妹來信告訴他:家里有人要債,父母都病了,她不能上學了。他立即就做出了輟學的決定,于是他給妹妹回信:別為錢的事發愁,我已找到了兼職,每月2000元收入,能讓你上學和幫父母治病。接著他很快辦理了退學手續,在“南京硅谷”的一家電腦公司做了一份短時工。大部分時間,他是在南京街頭舉牌做家教。在家教中,他把自己的奮斗歷程言傳身教給學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2年1月,他用打工和做家教掙來的錢,不僅支付了妹妹的學費,還幫助家里還清了數萬元債務。這時他又萌生了去學校讀書的念頭。正好家鄉一家高中聽說了他的經歷,決定免費收他入學。經過五個月的艱苦學習,在當年的高考中,他又順利地考取了大連理工大學。
在大學里,他仍然靠做家教維持學費和生活費。只不過,此時的他把家教做出了名堂,“老師只研究怎么教,而我研究的是怎么學。”他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家教方法。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家教業務能力比賽中,他出色地講解了整場比賽中最高難度的題目,成功地挑戰了每小時4000元的價格標準。漸漸地,他有了“家教皇帝”這個稱號。
大二時,他形成了自己“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家教理論,在新理論的推動下,他的家教業務應接不暇,于是,他決定開辦一家家教公司。隨后,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他也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到大三時,大部分大學生經濟上還在靠父母,他已經花10萬元為父母蓋起了新房。而他的年收入更是達到30萬元,被稱為“中國最富的‘非富二代’大學生”。好事接踵而來,大學畢業時,他被免試推薦到結構工程專業碩博連讀,還被評為“大連市年度十大人物”。
他叫佟洪江,靠著百折不撓的勇氣成就了今天的小成功。
3,馬云的故事
阿里巴巴集團上市,馬云成了中國首富。俗話說的好,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馬云從屌絲逆襲為“外星人”,當中的苦難有誰知?換句話說,要比富馬云比你富,但要說比慘你也未必比的過。在這方面,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至少有2次求職因為外貌被拒
馬云長的像外星人ET,現在任何人包括馬云都可以以調侃他的外貌為樂。但回到20多年前,馬云沒少為外貌發愁。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特征被拒絕,說白了就是:丑!
問題是,長成什么樣,馬云決定不了啊。世界就是這樣:至少他永遠失去了進入酒店行業這個夢想。
對了,他后來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輪車給人送雜志去了。
翻譯社靠賣襪子來補貼
海博翻譯社是馬云最初的創業,這家杭州第一家翻譯社一開始就面臨窘境。第一個月收入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為了讓事業撐下去,馬云只能把翻譯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給別人。自己開啟第二兼職,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鮮花、手電筒、內衣、襪子、工藝品來賣——這看起來還算是個老板。但后來他就不得不上門推銷商品,對象包括醫院、赤腳醫生。英語班的學生也幫他到百貨大樓門口發傳單、拉橫幅、做宣傳。受盡了路人白眼,完全沒有高大上的翻譯公司范兒。
往好了說,馬云可能通過這個過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販和銷售的艱辛,對今后創辦電商平臺準備了經驗。但客觀的說,創業的事情真不適合玻璃心的人來干。
對了,馬云當時還是杭州電子工學院全校課程最多的老師之一,上面說的都是他的業余工作。
4,曾國藩的故事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時候天賦卻并不高。有天夜里他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讀了多少遍,還是沒能背下來。有個賊潛伏在屋檐下,想等讀書人睡覺后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誦讀那篇文章。賊實在忍無可忍,推門進去說:"這種水平還讀什么書?"隨口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的確很聰明,是塊讀書的料,可惜他沒走正道,這聰明也白糟蹋了。如果賊能和曾國藩一起用功,付出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其成就肯定比曾國藩要大得多。但為什么我們都知道那個笨人曾國藩,至今還在讀他的文章,在課堂上講他的事情,總結他的讀書體會,汲取他的從政經驗,卻無人知道那個聰明過人的賊呢?原因很簡單,曾國藩雖笨,卻能笨鳥先飛,讀書勤奮,堅持不懈,結果以勤補拙,靠著非凡毅力和超人付出,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而那個聰明過人的賊呢,空有天賦沒有勤奮,再加上走歪了路,聰明用錯了地方,變得默默無聞,充其量也就是當地一個偷技高明的"名賊"吧。古往今來,能成就一番事業、青史留名者,大體上有兩種人,一是既聰明又肯用功的人,譬如"融四歲,能讓梨"的孔北海、小小年紀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馬光、12歲當宰相的甘羅;再就是雖不太聰明卻極用功的人,譬如背書背不過賊的曾國藩等。無疑,聰慧早熟、天賦突出者,在做學問建功業方面肯定會捷足先登占大便宜。但事實上,許多過目成誦、強聞博記、聰明過人者固然占盡先機,卻不一定就能走多遠;反倒是那些看似愚笨、資質平平卻肯下苦功鍥而不舍者,最終能獲得成功。所以,人有小聰明,可喜可賀但不足為恃,千萬別忘了勤奮和堅持;人,遲鈍笨拙也不可怕,更不必氣餒,只要肯用功,不怕吃苦,堅忍不拔,照樣也能踏上成功的坦途。這也就是所謂天道酬勤的道理,誰如果對此理有所懷疑,就想想那個背書還背不過賊的曾國藩吧。
5,俞敏洪的故事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在失敗中尋找與把握機會的過程,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不豐富的人生,就像白開水,純凈卻沒有味道。一個人是否活得豐富,不能看他的年齡,而要看他生命的過程是否多彩,還要看他在體驗生命的過程中能否把握住機會。
人生的機會通常是有偽裝的,它們穿著可怕的外衣來到你的身邊,大多數人會避之不及,但那些具備獨特素質的人卻能看到其本質并抓住它們。這些素質中最重要的就是承受失敗的能力和勇氣。我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遭遇過很多次失敗,但也正是這些失敗及其背后隱藏的機會成就了我。最終,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藏在失敗背后的機會也許是最好的機會,這也使我進一步增加了堅強面對失敗的勇氣。到后來,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便成了我的一種習慣,在失敗面前,我會不斷激發自己的斗志,就像高爾基在《海燕》中所說的那樣:讓暴風雨(失敗)來得更猛烈些吧!
下面我來講述對我生命有轉折意義的兩次失敗。
第一次是我的高考。我在一篇文章中講過我高考的故事,那時并沒有遠大的志向,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就是我的夢想,而高考在當時是離開農村的惟一出路。但是由于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我第一次高考失敗得很慘,英語才得了三十三分;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五十五分,依然是名落孫山;我堅持考了第三年,最終考進了北大。這里我想說明的有兩點:第一點是堅持的重要,因為直面失敗的堅持是成功的基礎;第二點是能力和目標成正比,能力增加了,人生目標自然就提高了。我一開始并沒有想考北大,師范大專是我的最高目標,但高考分數上去了,自然就進了北大。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失敗和成功交織的滋味。
另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敗是我的留學夢的破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出現了留學熱潮,我的很多同學和朋友都相繼出國。我在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下也開始動心。1988年我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我全力以赴為出國而奮斗時,動蕩的1989年導致美國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以后的兩年,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大減,再加上我在北大學習成績并不算優秀,赴美留學的夢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諸東流,一起逝去的還有我所有的積蓄。為了謀生,我不得不到北大外面去兼課教書。
當我最終不得不離開北大的時候,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但正是這些挫折使我找到了新的機會。盡管留學失敗,我卻對出國考試和流程了如指掌;盡管沒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我反而因此對培訓行業越來越熟悉。于是我抓住了個人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機會: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一個人可以從生命的磨難和失敗中成長,好比腐朽的土壤中可以生長出鮮活的植物。土壤也許腐朽,但它可以為植物提供營養;失敗固然可怕,但它可以磨煉我們的智慧和勇氣,進而創造更多的機會。只有當我們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失敗和考驗,我們才能成熟、收獲。而那些失敗和挫折,都將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值得我們在記憶深處永遠收藏。
五張圖片
五個視頻:
1,http://www.iqiyi.com/w_19rsy1qcol.html(同里古鎮推廣視頻)
2,http://www.iqiyi.com/w_19ruav9ka5.html(吳清忠推拿按摩視頻)
3,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2OTUyMjQ0.html(吳清忠健康講座,現代人應有的健康觀)
4,http://www.iqiyi.com/w_19rqvbahfx.html(勵志演講大師尼克胡哲的感人視頻)
5,http://v.ku6.com/show/4wJdgaACyIbnhKFfy5CWww...html(俞敏洪演講視頻;學生時代的偶像)
《暗時間》這本書中的5個觀點:
1,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a、專業領域技能;b、跨領域的技能;c、學習能力;d、性格要素。
2,興趣遍地都是,專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3,如果你遇到困難,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并不孤單,你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遇到過,你踩過的坑里盡是前人的腳印。
4,如果你有做總結的習慣,在度過一段時間之后總結自己在某某領域投入了多少時間,建議千萬不要粗略地去計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書來翻看過,因為這樣你也許會發現書倒是常翻,但領悟卻不見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時間不少,收益卻不見得那么大。因為看書并記住書中的東西只是記憶,并沒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個事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部分推理的過程就是你的思維時間,也是人一生中占據一個顯著比例的“暗時間”,你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交、逛街、出游、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
5,有人用十年才能領悟一個道理,因為他們是被動領悟。只有當現實重重撞到臉上的時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還是不記得時時提醒自己,結果很快時過境遷拋在腦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個坑的時候早就忘了曾經跌過跟頭了,像這樣的學習效率,除非天天摔坑,否則遺忘的效率總是大過吃虧長的記性。善于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則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上時時主動提醒自己,將臨時的記憶變成硬編碼的行為習慣。
堅持素材積累,讓自己的寫作速度和質量不斷上升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