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互聯(lián)網正經歷從IT到DT的變革,鏈接、分享、利他價值觀正成為生活與商業(yè)運行模式的關鍵詞。信息獲取方便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正面臨專注力稀缺的問題,選擇太多有時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很多次當我們找不到新的養(yǎng)分與能量時,會想起讀書,但我們低估了喧囂世界對內心的影響,于是很多次我們拿起書,又放下了。
怎樣重獲專注力與新能量?一個人堅持會有點難,如果能找到一群同頻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相互影響、分享、碰撞、輸出,成長速度會更快。但問題是我們要從哪里開始學習,通過什么樣的渠道學習,怎樣學習才能快速成長呢?
也許我們內心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的,但苦于沒有目標、方向亦或是遲遲沒有行動。其實答案就在書本里,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踐行書本學到知識的過程中。
庫法耶夫說:“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你有多久沒讀書了?
如果你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是否會面臨堅持讀書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但好像自己的人生和收入沒有什么特別大改變的困惑、正在自我否定徘徊中,甚至得不到身邊的家人或者朋友的理解?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你目前是否找到了答案?
馬云、羅振宇等大咖說,未來10年是分享經濟與關系變現的10年,我們如何才能把握住這個風口?你準備好了嗎?
面對上面的種種問題,如果你找不到清晰的方向,生活現在也找不到新的動力源,通過對本文的閱讀,也許你都能找到打開困境的鑰匙。
本文將通過回顧作者如何通過學習開啟對閱讀的正確認知,復盤總結如何完成閱讀變現的三個層次、如何高效閱讀完一本書、如何打造個人品牌標簽、閱讀定位的價值是什么?如何做閱讀定位、如何通過閱讀找到人生目標,通過踐行改變命運等。
你準備好了嗎?那咱們開始吧!
理論知識學習來源:鏡姐夢想領讀會
作者:jackcan 擺渡者
一、認知是什么?閱讀的正確認知有多重要?
1、關于認知的定義
今天天氣不錯,早早的6點半不到像往常一樣就醒了,昨天晚上復盤最近1個月以來學習到的新知識,包括近期通過胡椒面的引薦,通過微信參加一個讀書會,聽讀書會靈魂人物鏡姐傳授如何通過閱讀改變人生的知識,最近一段時間感覺受益匪淺。鏡姐的公開課我參加了2次,第1次是4月中旬,當時因為工作忙,每天下班后聽課、邊聽邊通過手機的備忘錄做筆記記錄關鍵知識點,幾天下來感覺收獲滿滿,但那次沒有做每次課程的思維導圖。5月份的公開課再次聽時,對比兩次公開課鏡姐講解,每晚下班后花時間整理出思維導圖與學習心得,又有新的收獲。尤其是公開課第一課中鏡姐重點提到了認知這個概念,并分享了她的心得,這句話出自書本《格局》,“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缺陷而造成的。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什么?在于一個人的財富,如果大于自己的認知的話,這個社會就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你,直到你的財富和你的認知相匹配為止。” 這句話對我震撼很大。
2、閱讀的正確認知有多重要?
韓國作家二志成有一本暢銷著作《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講述的是其從負債400萬到逆襲成為公司副總裁、暢銷書作家的蛻變過程。通過閱讀這個著作,我們可以加深對認知的理解。回顧二志成逆襲的人生過程,總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夢想當個作家):20-27歲,7年的時間讀了至少2500本書。但他不僅沒有成功改變自己的人生,反而負債累累。
第二階段(痛苦的反思)
27歲那年,住貧民區(qū)的筒子樓,負債400萬,處境凄慘,反思過去,讀書雖然多,但實際上一本書也沒有讀。后來二志成得出結論: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不僅僅是用“大腦”去認知,而是用“身體、行為”去踐行。
第三階段(重新起航)
醒悟:成功的路不在書中,而在心里
信念:重建信念,帶著信念去思考、行動
踐行:《1年讀365本書的項目》誕生,通過教別人如何一年完成365本書本閱讀,大獲成功,1年多時間還清400萬債務,逆襲成為副總裁
3、衡量閱讀收益的標準是什么?
我們從小到大,讀過的書其實也不少,那個時候讀書多半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從讀書中我們也獲得了該有養(yǎng)分和能量,所以才有了我們目前賴以維系生存的技能與資本。但針對讀書有什么用,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固有觀念中,到底對于它的認識有多深呢?我們?yōu)槭裁炊x書?我們的答案是否清晰明了,因為興趣、自我提升論與收益論,哪一個你更認同,哪一個產生的價值更大?
最近通過學習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不只是興趣,更是改變人生。衡量閱讀收益的唯一標準就是改變,通過閱讀我們完成人生每個階段的社會身份、收入、人脈圈、生活方式等的提升。想想我們大部分人,人生路上每個關鍵十字路口的夢想。
初中時夢想:上個好高中,進入高中遠離父母、可以偷偷談戀愛了
高中時夢想:上個好大學、上了大學父母終于再也不會反對談戀愛了
大學時夢想:找個好工作
工作后夢想:房子,碰到能干漂亮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回顧少年、青年時代,成長的同時每個階段的需求與欲望,其實都不一樣。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又有相同點,那就是我們的夢想之所以能夠持續(xù),都和現實有關,只有興趣的夢想,沒有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很難持續(xù),閱讀剛開始是興趣,但一旦開始了,如果要持續(xù),從內心來講,一定要設立閱讀變現的目標,慢慢通過不同階段的目標實現,改變你的收入,進而改變人生。
4、我們?yōu)槭裁磿萑腴喿x誤區(qū)呢?
最近通過學習與實踐,加深了對這個誤區(qū)的理解,前兩天和我?guī)讉€好朋友(kent、eleven、貝殼含蓄)聊到最近重新建立起閱讀的信念對我的改變,得到的反饋和我想象中的落差有些不一樣。這3位朋友都是我大學畢業(yè)后在寧波參加第一份工作時相識的,我們一起在那里奮斗了5年,多年的朋友情誼,這些年下來,基本上每周我們都會在建的小群里互動最近的狀況,分享生活與人生感悟,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系,但友誼經過這么多年的沉淀已經長進血脈中了。
當我獲得新的知識點與感悟時,第一個想分享的就是他們,現在依然很清晰的記得,4月中旬聽完鏡姐的那一期公開課錄音回放后,加上在這中間,和胡椒面的鏈接互動帶來的變化,我在朋友圈里面發(fā)表了學習心得,那個時候還是用手機備忘錄的形式寫下來的,近2000字。
很快學習心得在朋友圈得到了較熱烈的反饋,小伙伴們從內心還是對讀書有很正向的看法的,只是苦于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沒有時間,所以很多人都放棄了閱讀。這其中就有我的好朋友kent,他在朋友圈里隔空向我打call,“總結不錯,我也要像燦哥一樣行動起來。多讀書,多總結。讀書會可以互相監(jiān)督?”,我后來單獨聯(lián)系了他,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推薦他買了公開課的課程,做試聽,他試聽后第一印象是感覺說像營銷,后面再了解,應該是沒有仔細聽課,只是看了群里的互動比較多,給他的感覺像是營銷。在聊天的同時,另外2位朋友中,有一位勸我說不要被成功學的表象給迷惑了,他的觀點是先有成功的人,再有成功學,初一看,這個觀點沒有毛病。但仔細思考,其實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實際的情況應該是先有在某一領域的精細耕耘,后面才有了這個領域的成功人士,最后由他們自己寫傳記傳播成功學或者別人采訪寫成所謂的成功學。
這兩位朋友都是我多年好友,一個是外企副總,另外一位是面板行業(yè)資深的職業(yè)經理人,為什么他們對閱讀的認識都產生誤區(qū)呢?仔細思考來看,是因為一直以來,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我們把讀書或者閱讀錯誤的當作成了改變命運的稻草。這樣的理解方式實際上就是陷入了閱讀誤區(qū)。實際上,改變命運的從來都不是閱讀本身,而是當下正在做的事情與有的行動。李嘉誠有一句名言:“閱讀無法直接給你帶來財富,但可以給你帶來機會。”這句話比較清晰的詮釋了閱讀本身的意義,很多人喜歡把注意力聚焦在閱讀本身上,而忽略了如何把閱讀學到知識應用到要處理的事情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通過閱讀獲得收益,必須要把閱讀放到具體的事情上反復打磨,通過持續(xù)行動實現閱讀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二、如何完成閱讀變現呢?
1、高曝光率
人是產生價值的根本,如果要獲取高曝光率,勢必需要更多的鏈接,同時對這些鏈接對象做精準營銷。互聯(lián)網時代,得益于各種社交軟件與通訊工具的技術革新,人與人之間交往互動非常方便快捷,可以跨越時空的距離。這樣的時代,為閱讀變現提供了天然的變現條件,通過閱讀我們能精準找到潛在的同頻朋友,通過閱讀來鏈接彼此,產生交集,從而獲取潛在的變現機會。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有些高曝光率,我們需要思考,是不是有些泛濫,最近和胡椒面互動的時候,也討論到了這個話題,如何實現精準對接,是我們需要好好深思的。
但是,有了高爆光率是不是就可以實現閱讀變現了呢?顯然還不行,高曝光率必須要建立在我們在某個領域獲得的技能超越90%以上的人的基礎上,才能為閱讀變現提供強有力的能量。
2、高閱讀量
1年讀1本書,就算讓100萬人知道,又有什么意義。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年讀365本書,寫365篇書評,讓100萬人知道,哪個價值更大?顯然是后者。我們通過高閱讀量是為了構建與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思維質量。
3、高知識體系
《思辨與立場》這本書中說到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未來他是貧窮還是富有”,高知識體系是思維質量的支撐,思維質量決定你的認知,認知決定你的選擇。獲取財富最重要的關鍵要素就是思維質量,思維質量決定你的邏輯推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你取得多大成就。而閱讀的價值輸出本質就是為他人解決問題。
三、閱讀變現的三個層次
1、行動變現
行動變現是付出文化與價值觀的表現形式之一,付出文化與行動,可以帶來的益處:
1)本質上來講它是一種人脈鏈接工具 ;
2)可做學習方面的知識產品分銷 ;
3) 可篩選同價值觀的人群,共同學習? ;
4)能鏈接人脈,積累資源,為未來品牌變現打下基礎;
5)當你底層思維知識體系不夠完善時,學習效率會偏低,行動變現是打磨自己的基石
小結:行動變現的本質是為自己的未來打造人脈流量池,再通過流量池來實現變現。
2、內容變現
內容變現的本質就是所學的知識通過創(chuàng)變過程變成產品銷售或者通過工作的方式變現。
3、價值變現
價值變現是指把你有的專業(yè)技能和個人品牌轉變成金融資本。很多人癡迷于表面,而沒有扎實的基礎往往是大多數人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舉例:王健林說,定個小目標,先賺1個億,為什么他有這個底氣,因為其多年積累有這個實力與資源。
我們都知道毛竹定律:毛竹6周就能長到15米,原因是6周之前,它經歷了4年的潛伏期在地底下扎根打基礎,然后你才能看見它每天以30cm的速度瘋長。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人只看見15米這個結果,忽略了4年的積累,所以不要表象的去模仿別人成功時的狀態(tài),而應該要看到成功背后的本質。
小結:聚焦一件事,一個人精力有限,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聚焦閱讀、思考、輸出、互動驗證打磨,從閱讀分銷開始)
四、如何完成高閱讀量?
進入21世紀,尤其是互聯(lián)網技術革新與通訊工具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節(jié)奏非常快,很多人目前的現狀是在面對工作與生活中的瑣碎事情時,已經是焦頭爛額了,根本無法抽出合理的時間讀書,在這種情況,大部分人目前被動接受的閱讀信息都是碎片式的。
而碎片式的信息,有兩個特點:一是需要耗費我們時間做篩選;二是無法為我們構建起某一個領域完整的知識體系與思維的質量。這就讓我們陷入兩難境地了,一邊是沒有時間,一邊是有閱讀但篩選浪費時間比較多,同時提供的信息也不適合錘煉思維質量。
怎么辦呢?這個時候高效的閱讀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有一套清晰的閱讀方法,輔助我們快速獲取整本書最核心的觀點、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佐證作者觀點的經典案例。將可以極大的加快我們獲取新知識與能量的速度。通過學習,發(fā)現鏡姐提供的那一套高效閱讀方法,非常有效,5月公開課課程《60分鐘高效閱讀》學習后的次日,我使用課程提供的讀書方法與書評寫作模板,在6個小時內讀完二志成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整本書的思維導圖制作與書評,第三天我把整理后的思維導圖分享到另外一個讀書群里,很快獲得了超過5個人的主動連接。我想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也是閱讀所帶來的價值,之前沒有獲得閱讀技巧之前,我讀書速度偏慢,從來沒有過6個小時完整抓到整本書的精髓,同時通過閱讀對書中人物的經歷以及經典案例有了較深刻的印象。這次閱讀與做思維導圖還有書評的過程,讓我有很不一樣的體會,這一次我感覺有些愛上閱讀了,閱讀一本書現在不再像此前那樣費時費精力,從書中獲取的養(yǎng)分與能量的感覺是那么好。
既然這個高效閱讀方法這么好,當然是要分享給大家。鏡姐整個高效閱讀的課程主要講述了如下理念:
1、指明大部分人陷入無效閱讀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認知誤區(qū);二是方法錯了;三是閱讀書本之前沒有閱讀目標。
2、闡明60分鐘高效閱讀法,主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邏輯結構能力;二是思考分析能力;三是解決問題能力。
3、對比逐字閱讀與快速閱讀差異:平時我們讀一本書,讀的很慢,生怕錯過某個精彩或者經典的片段,但是回過頭來想想,真正一本書讀下來,我們能記住的點又有多少呢?即使記住了,你能復述出來,如果無法復述,就大概率是無效閱讀了。既然這樣,快速閱讀與逐字閱讀又有什么差異呢?其實閱讀本身不分快與慢,只有合適不合適,不同的書籍結合自身的情況可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與技巧。
4、說明我們?yōu)槭裁匆焖匍喿x,因為在初始階段打造知識體系、提高思維質量,需要高閱讀量,如果我們還是之前那種閱讀速度,我們一年能讀幾本書,如果一年無法讀到200本書,什么時候才能打造出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
5、另外鏡姐分享了兩個感悟:一是閱讀就像是通過書本爬過圍墻看世界,而閱讀搭起的看世界的高度,能更快更清晰的幫助我們看到事情的本質;二是我們要有十年挖一口井的毅力,而不是一年挖無數個坑。
小結:踐行高效閱讀獲取知識體系,需要持久的毅力與信念,這也是通過閱讀改變人生最大的障礙,很多人閱讀的方式是每天讀一點或者是通過公眾號或微博等做碎片式的閱讀,這樣獲取的知識相對零散,很多時候我們收藏或者當時記住了,當很快會忘記,無法有效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6、分享如何抓住一本書的黃金三結構:核心問題4%(一般在書本的封面、封底、序言、書名與廣告語中);解決問題的方法20%(需帶著問題找方法,一般是在全書的目錄或者每個目錄或章節(jié)的開篇或者結尾處);論證案例76%(作者為了論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可信度、解決問題后會有什么好處、不解決問題的痛點,通常會搬出大量案例來佐證)
7、分享60分鐘高效閱讀模板,閱讀一本時帶著這9個問題,能讓你快速找到一本書的知識精髓:
1)作者寫這本書,想要解決什么問題
2)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步驟一
4)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步驟二
5)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步驟三
6)找到每個步驟的核心關鍵詞
7)作者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有什么痛點(案例佐證)
8)解決問題后有什么好處(案例佐證)
9)作者有哪些價值觀顛覆了你的認知
五、關于個人品牌標簽
1、個人品牌標簽的定義
鏡姐公開課中分享到,個人品牌標簽指我們?yōu)榱藢崿F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反復的錘煉,在某個領域或者多個領域掌握的技能成功超越90%以上的人員,這個領域就是你的個人品牌標簽,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聽到的各領域領軍人物與其所處的行業(yè),實際上就是其個人品牌標簽。比如王石(房地產)、巴菲特(投資)等等。
2、閱讀對于打造個人品牌標簽的價值
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豐富自己想要打造的個人品牌標簽所在領域的知識體系,同時通過不斷互動打磨閱讀變現的過程,積累足夠的人脈資源,為后續(xù)個人品牌標簽開花結果儲蓄能量。
3、我所熟悉的個人品牌標簽
仔細回想起來,最早接觸到個人品牌標簽,是在朋友圈里,大約是在2017年左右,當時不知道是怎么加的小西,通過小西了解到了他們正在辦的半月舍,一個旨在幫忙大都市的青年找到理想居住環(huán)境同時又能交到朋友的居所,后來在小西的朋友圈看到了她慢慢開發(fā)出來的個人培訓產品,致力于做形體矯正與禮儀培訓,這是我對個人品牌標簽當時的認知,比較模糊,還沒有正式感觸到,原來這就是個人品牌標簽的打造嘗試。因為當時沒有接觸也未鏈接溝通,所以了解并不深。
再到后來大概是2018年5月,在小西朋友圈看到了信息,關于《優(yōu)勢訓練》課程,課程學習目標是通過蓋洛普優(yōu)勢分析課程幫助每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5個優(yōu)勢天賦標簽,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規(guī)劃個人未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或商業(yè)版圖,課程的主講人零度,此前是一家外企優(yōu)秀職業(yè)經理人,通過那次課程認識了零度、小西、原全、Nora等一批新朋友,也是通過這個課程第一次認識到了其實我們人生的另外一個發(fā)展方向是可以打造個人品牌標簽,不一定是按部就班的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方式。也第一次學習感受到深度鏈接、共情力在人際交往中的魅力。Nora就是在那個時候在原全等朋友的啟發(fā)下萌生了打造個人品牌標簽的想法,很快她開始了行動,從辦廣東話線下茶花話開始,到后面辦了很多期粵語培訓班,再到今天的個人品牌營銷課程,和她平時基本沒有聯(lián)系,當這幾年下來,明顯看到她的快速成長,個中肯定也是很艱辛,需要不斷的突破自己。
也得益于那次鏈接,在今年的4月,通過Nora的個人品牌群,我鏈接到了胡椒面,才有今天的故事與轉變,還好現在改變還不算太晚。
最近鏈接接觸到的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個人品牌標簽打造規(guī)劃計劃,但個人品牌標簽需要一個漫長反復打磨的過程,需要持續(xù)的錘煉自己所選擇領域的專業(yè)技能,我所熟悉的小西、零度在跌跌撞撞在打造個人品牌標簽的路上,找到了新的裂變方向,去年好像加入一個化妝品線上銷售品牌,攢著這幾年積蓄的能量與人脈資源很快在那個平臺做出了成績,現在越來越好。
小結:互聯(lián)網時代,社交軟件與媒介的技術革新,給我們提供了點對點精準互動的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個人品牌變現與個人品牌打造創(chuàng)造了天然的條件。在個人品牌標簽打造的過程中,只有踏踏實實的反復錘煉,不斷賦能與鏈接新的朋友與能量池,才能在將來某一個時刻,機會來臨時,順利抓住機遇,獲得裂變。
六、怎么做閱讀定位?
1、通過7個人物目標定位法找到自己的人生成長目標(即個人品牌標簽)
1)7個人物目標定位法的定義
a.類似于“用戶畫像原理”(營銷概念里面的)何為用戶畫像原理?通過描述用戶的身份、收入等信息確定用戶在哪里,消費能力。
b.何為7個人物目標定位法:如果用營銷的概念來描述,相當于我們給自己的未來畫一張人物畫像7個人物目標定位法來源:《人生效率手冊》(作者:張萌)
2)如何通過7個人物目標定位法找到自己的人生成長目標?
step1: 找到自己最崇拜的1個職業(yè)偶像(或者最欣賞的1個人,衡量標準:他的收入與各方面要比你優(yōu)秀)
step2:通過這個人確定自己想要發(fā)展的領域
step3:在這個領域中找出7個人,反推作為自己職業(yè)生涯不同階段需要超越的對標人物
step4:列出7張對標人物技能清單
step5:圈出7張清單中相同的技能,把這些技能從能力最接近的開始排,依次向下列出新的技能清單,這張新的技能清單就是你初步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圖 (注意:注意這7個人物必須要是同一個領域的,7個人物取得成就或能力是階梯式向上進階的)
2、閱讀定位三階段目標
1)第一階段:建立底層知識體系
a.什么是知識體系:大腦知識流量詞;
b.怎么來建立:每個月讀18本書
2)第二階段:打造個人品牌標簽
3)第三階段:成為領軍人物,把個人品牌標簽轉化成金融資本
3、復盤回顧與感想
1)通過7個人物對標法做1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圖,幫助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賽場領域,找到有可能超越90%人員的技能。
2)通過閱讀來建立底層知識體系,同時鏈接人脈,為打造個人品牌標簽定下基礎
3)在鏈接人脈的過程中通過他人給出的反饋,驗證自己找到那個領域賽場的技能是不是正確的。
4)建立個人品牌(反復試錯驗證得出)
5)通過實踐、反復驗證,更加清晰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未來要獲得什么樣的收入,達到什么樣的成就。
6)要有正確的信念、毅力
鏡姐寄語:"? 要實現以上目標,我們需要把注意力要聚焦在過程中,而非緊盯結果。有太多的人會高估1年能做到的事情,卻嚴重低估了10年能做到的事情。"
七、透過閱讀《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如何找到未來的自己
1、偶像的力量
洪鎮(zhèn)洙:沒有找到閱讀導師開啟閱讀計劃前,本書主人公洪鎮(zhèn)洙,一名時裝公司的職員,從企劃部被調到市場銷售部,工作上業(yè)績不好被上司評價為職場菜鳥,家庭方面父親生意破產漂泊海外,母親終日為此操勞傷神,生活與感情方面女朋友和自己分手,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讓他陷入迷茫與痛苦中。透過閱讀逆襲升職成為總監(jiān),收獲愛情,與劉河英結成連理
鄭會一:洪鎮(zhèn)洙的第一個讀書導師,20多歲時因服用治療先天過敏性病癥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導致全數瘡化膿發(fā)熱,無法正常生活,還要照顧忍饑挨餓的父母,病情惡化時,醫(yī)生告訴他只能活5年。通過書本爬過圍墻逆襲成為江南區(qū)一家首屈一指的英語學校的校長
李智厚:洪鎮(zhèn)洙的第二個讀書導師,一個前14年,一直默默無聞,窮困潦倒的作家,有夢想但迫于家庭生計以及父母的反對,不得不走一條違背自己心愿的道路。后通過實踐閱讀,成為暢銷書作家,作品遠銷日、美等國家
劉河英:經尹明勛介紹,與洪鎮(zhèn)洙相識,成為書友,偶爾接觸到一本書,書中講述了一個體重80公斤的家庭主婦,如何成功減到47公斤,瘦身成功后的她好像變了一個人,非常漂亮。這一點促使河英反思,開始減肥。通過閱讀鏈接到洪鎮(zhèn)洙,收獲美滿婚姻。
2、學到了哪些知識點
1)紅皇后效應
2)書中洪鎮(zhèn)洙與河英討論如何面對學習、工作兩難的問題時:得出解決問的方法是,必須要雙倍速度奔跑
3)閱讀的時間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的
4)T. H.X讀書法
5)1年100本讀書目標,甚至1年365本的讀書目標,看似很困難,可當我們把目標細化到每天時,實際上是可以完成的。
6)思維方式與正確的信念對閱讀來說太重要了,通過閱讀本書,我認識到衡量讀書效果的唯一標準就是閱讀變現,變現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種,有些外化成實際可見的物質或金錢,有些則內化刻進骨子融進血液里
7)閱讀從行動開始,堅持很重要,外界誘惑與挑戰(zhàn)實在太多,有時我們需要一個好的書友或者一群同頻人來穩(wěn)固信念
8)輸入與輸出同等重要
輸入:堅持閱讀、主動與優(yōu)秀的人或成功人士鏈接
輸出:應用到工作、生活中來,幫助身邊的人,多與同頻的人建立鏈接,碰撞中成長
亨利.福特的名言:“無論你認為自己行,還是不行,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人生”
3、個人感想與未來規(guī)劃
1)通過閱讀,提升認知、改變思維
2)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 ? ? a.行動,把獲得的知識通過具體的事情以及行為反復打磨
? ? ? b.毅力:《一萬小時天才理論》
3)抱團成長
? 什么時候需要抱團成長? a.當你做一件事情需要長期堅持,感覺個人毅力與驅動可能不足,? ? ? ? ? 多個同頻人督促? b. 互聯(lián)網時代正經歷IT到DT的變革,團隊賽PK個人賽,團隊賽會完勝。
4)如何抱團? 加入學習型組織或者社群
5)抱團,可獲得什么?
? a.利用環(huán)境的力量,向榜樣學習、互相鼓勵,變成自己成長的動力
? b.得到社群反饋,思維碰撞,裂變速度可以加快
八、感恩遇見
這段時間加入了幾個學習群,每天都有新的收獲,感恩鏡姐、胡椒面、心安、Nora、華老師等每一個和我互動鏈接,提供給我靈感的小伙伴。
在可預見的未來,期待能遇見、鏈接更多向陽而生、向上生長的力量。
Hello,我是jackcan擺渡者,關注我,陪你一起閱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