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過這么一個早晨,面對愛人的爭吵和淚水覺得無動于衷,只想蒙上被子倒頭大睡;有沒有過這么一個瞬間,面對電話那頭父母的絮絮叨叨,只覺得百般煩躁,隨口敷衍幾句;有沒有過這么一個洗手臺滴著水的午夜,你站在鏡子前,看著滿臉疲倦的自己,覺得心臟上次跳動已經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
???? 然后你轉過來,和那個被隱藏了那么多年的陰暗的自己面對面。你終于不得不承認,生命里哪有那么多絢爛的煙火,一往無前的愛,當璀璨退潮,黑夜上涌,愛已成往事,遺留在地上的,是一片狼藉的故紙堆,徒留在風中委頓,翻滾,掉到地上,風干,成為尸體。
???? 你只能攤開兩只手,說sorry,我真的沒那么會愛,沒那么勇敢。也許是從小時候那一次父母冤枉我偷拿了他們的錢開始 ,也許是從那一次戀人偷看我的手機開始,也許是從那次在洗手間隔壁聽到好朋友講自己壞話開始。
????? 承認自己沒那么博愛也不是什么恥辱的事,畢竟不是誰都能成為偉人,普度眾生。就像這部《天才一族》里的人物一樣,人人都有缺憾,人人都是神經病,人人都只愛自己,人人都背負一身傷痛。而痛苦,是比快樂更高級的冶煉。何種形式的美好記憶決定以何種方式修飾你的外在,而何種形式的痛苦回憶,卻決定了以何種方式塑造你的內核,你的人格。童年決定成年,基因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一生。這個殘忍刻薄的道理,在這部片子里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 影片中的特倫一家,老爸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撒謊精、自大狂,為了能和妻子復合,不惜假扮癌癥,躺在床上裝死;老大chas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和焦慮癥,每天都活在朝不保夕的驚恐中;老二margot有嚴重的社交障礙和認知失調,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自少女時代起就把自己裹在華麗冰冷的貂皮大衣下,手不離煙,在煙熏火燎中一遍遍灼燒麻木不仁的靈魂,企圖喚回一絲人情味兒;老三richie有輕微的抑郁癥,終日把自己包裝在墨鏡和滿臉胡須下,萎縮在帳篷里等待凋零,等待被遺忘。
???? 在三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里,“父親”的席位一直是空缺的,而“母親”,她是母親,同時她又身兼數職,老師、經紀人、管家。。。。。。由“母親”這一根衍生而來的各條“分支”瘋狂生長,貪婪地汲取養分,逐漸本末倒置,名為“母親”的根越埋越深,漸漸長眠于地下,再也找不到了。沒有了根的樹,枝條無論多茂盛,都不過是腐朽之前的欲蓋彌彰,圖一時盛景,得一世蒼涼。愛在這個家停留的花期很短,錦繡過后,是急速的墜落、凋零、風化,最終隱入深沉大地,不見蹤影。
????? 三個孩子也許在各自的領域是天才,是強者,但在愛面前,天才與凡人同罪,都犯了一種叫做“懦弱”的罪。求愛不得,一而衰,二而竭,三而戰敗遁走,四而亡。他們害怕表現自己的愛,因為害怕失望,害怕鼓足勇氣伸出的手會落空。他們彼此相愛,卻又彼此背棄,像玩搶椅子游戲時輸掉還耍賴的小朋友,臉別過去,坐在地上認認真真和別人賭氣。但眼睛卻時刻注意著戰局,一旦發現了機會,就一個箭步沖過去 ,得意洋洋往椅子上一坐,好像屁股底下坐的不是椅子,是國王的寶座。無需儀式,只要有愛的加冕,他們便可自立為王。 愛之深,責之切。這“責”是自責的責,“切”是切膚之痛的切。一邊對家人、愛人索求無度,一邊對這樣的自己厭惡透頂,捫心自問拿來要求他們做到的事,我又能做到多少呢。但一旦愛的供應方真的懈怠了,取而代之的不是如釋重負,而是刻骨的痛。要么就把你的愛傾囊而出,我們一次性把愛做夠,把酒喝光,把路走完,余生僅靠記憶便可虛度。為什么要斷斷續續,時冷時熱,讓我轉念之間便是冰火兩重天呢。
???? 片中三個孩子對老爸“因傷歸來”的態度或多或少都表現得有些冷漠,不是他們真的冷血無情,而是“父親”這個重要位置在他們的生命里,缺席的時間太長了。愛也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在恰當的時機,奉上恰當的愛,再施以澆灌,種子才能發芽,長大成材。而后知后覺的愛,往往都是以卵擊石。你肩上扛了把短刀就想去攻進人家的城堡,到人家墻根下才發現,人家早在城墻上架起了十臺大炮,隨時準備給你來個夜空中最亮的星。
????? 童年的傷痛記憶給三個孩子的成長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逐漸把他們變成了疑神疑鬼,愛無能,和不敢愛的人。Chas對兩個兒子實施嚴格的管制,母親當年犯的錯誤在他身上重蹈覆轍;margot整天泡在浴缸里,對一切都無動于衷,偷情對她來說只是別種形式的茍延殘喘;richie花了多年時間才確定了自己對margot的愛,在得知margot和自己的朋友偷情后,一把剃須刀斷了全部的念想。
???? 電影里還有一個情節值得回味:margot的前夫派人調查她,偵探把一堆“罪證”給他看時,他翻了翻,半晌,才說出一句:“她抽煙。”短短三個字,道盡了婚姻里所有的悲憤、心痛、心灰意冷,和舉重若輕之后的釋然。原以為他和她之間的距離,只要通過努力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想峰回路轉之后,再回首來時路,才發現他們之間的鴻溝根本無法逾越。他還在起跑線躍躍欲試,她卻已經站在領獎臺上等著頒冠軍獎杯了。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際,裁判員過來很抱歉地跟你說,對不起哦,發給你的信息錯了,比賽早在兩個小時前就結束了。這場較量,他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選手的行列之外,眼巴巴地坐在候補席上望眼欲穿,最后等來的是game over,各找各媽的無情通知。
???? 然而在wes anderson的電影里,他從不會給人物真正的happy ending,但也舍不得給他們一個一無是處的悲情結局。就像他獨樹一幟的電影美學,色彩永遠飽和鮮嫩,構圖永遠對稱,畫面永遠整潔,情感永遠蓬勃,男人永遠是少年。井然有序之下,亂也亂得很有章法,塵歸塵,土歸土,各人的歸各人,低頭看著腳尖,每個人都已經站在了自己的岔路口上。就算這局牌你輸了,沒關系,他總有辦法不動聲色地把局給圓回來,盡量做到賓主同歡,兩不相欠。那些因為愛千瘡百孔的人啊,電影開始的時候還關在各自的小黑屋里與世隔絕,兩個小時過后,啪,一片漆黑中突然亮起了一點燭火,雖微弱,卻也足夠照亮。
?????? 電影以一場意外百出的婚禮作為最后的高潮。看似是一樁混亂的鬧劇,但靜靜看下來,每個人都為挽救這場婚禮發揮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作用。就像人生,此一時,彼一時,行到水窮處,再抬頭看看天,頭頂的云已經變換了好幾次位置。就算我們之間有無法逾越的隔閡,我們也依然是一家人,親情的紐帶在關鍵時刻,會變成強有力的繩子,牢牢把所有人聯結在一起。每個人各司其職,在廢墟之上重建閣樓。最后,混亂結束,婚禮照常舉辦,一切都恢復正軌,所有心結被打開,相愛的人同時向對方伸出了手。這一次,我不再害怕,哪怕你牽著我的手到半路上就會走掉,那至少剩下的這半路,我的手上還殘留著你的體溫不是嗎。我們日復一日的相依為命,同時,也是無聲地按響了離別的倒計時。和平相處,不遺余力去愛,便是最好的告別。
????? 影片的最后,混蛋老爹去世了。好不容易圓滿的家庭,又無端壞了一角。你問他們在剩下的日子是否還會勇敢去愛,不再畏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愛是比牙齒更堅硬的發聲器官,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就算有一萬雙手掐著它,一萬個人擋在它面前,它也會無所畏懼,吐露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