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給弟弟打電話,又力勸他,在網(wǎng)上報一個感興趣的課程。
因為我最近,從網(wǎng)絡(luò)課程中收獲很多,倒不是,學(xué)到多少有用的東西,而是在課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被認同。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小伙伴,讓我像打了雞血一樣,在努力的路上,一路打怪升級。
1,從眾是人的本能
從社會心理學(xué)來說,人有從眾的本能。
我們的祖先,因為生活在一個資源缺乏,隨時可能有危險的環(huán)境下,所以選擇過群居生活。
群居生活的人,可以在找到食物以后,與他人分享,遇到危險時,集體把怪獸嚇跑。獨自生活的人,則可能因為食物匱乏和來自其他動物的入侵,而得不到生存,基因也就會消失。
根據(jù)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適應(yīng)群體生活,人類就要學(xué)會從眾。
21世紀,人類的生活已經(jīng)不再物資匱乏,隨時可能遭到其他動物攻擊了。但是從眾的本能卻隨著基因的遺傳,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2,被認同的雞血更紅
人們說到從眾,往往都會認為,它是一種改變自己觀點,服從大眾觀點的行為。在我看來,這只是從眾,被動的一面。
而得到別人的認同,特別是群體里大多數(shù)人的認同,則是從眾的積極面。
我們可以在被認同的過程中,確信自己的行為正確性,減少與人不同帶來的壓力。這樣的“雞血”就會比自己給自己的更紅。
《墊底辣妹》里的女主,在決定要努力高考以后,以前一起晃蕩的小姐妹,并沒有嘲笑她,而是認同女主的行為。這無疑是,女主很紅的一針雞血。
其中一個畫面一直很難忘。女主一邊在和她們狂歡,一邊又焦灼的看時間,想回家學(xué)習。這時候沒有人嘲笑更沒有人諷刺。大家把女主拉到一起,溫柔地和她說,你回去看書吧,咱們也都該回去了。
彼此分開的夜晚,燈火闌珊,女主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的姐妹們,堅定的騎上了自己的自行車。
3,找身邊潛在的被認同
心理學(xué)上有一句話說,你關(guān)注的點在哪里,哪里就會被無限放大。
如果你不夜跑,你不會發(fā)現(xiàn),身邊有很多夜跑的人。
如果你不早起,你也不會發(fā)現(xiàn),原來身邊有那么多堅持早起的人。
不是因為你之前沒發(fā)現(xiàn),而是因為,當你關(guān)注的點不同時,你看到的東西也就會不同。
就像一個心理學(xué)實驗。一群人在用力舞劍,被試要求觀察有多少個舞劍者,而這期間,一個打扮成大熊的工作人員從其中經(jīng)過,竟然沒人發(fā)現(xiàn)。
所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那些大熊一樣存在的人。
這些人會給你帶來認同感,讓你在艱難的路上堅持下去。
4,到更大的環(huán)境中找認同
在沒報名《韓大爺30天寫作精進寫作班》之前,我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聊寫作的朋友。
雖然一直有寫作的夢想,但是身邊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我,不要怕寫的不好,大家都一樣,只要在進步的路上,總有一天,能寫出來讓自己滿意的文字。
在韓大爺?shù)膶懽靼嗬铮衼碜匀珖鞯氐模菒酆脤懽鞯娜恕S袆傞_始動筆的,有已經(jīng)慢慢找到自己方向的,也有一些已經(jīng)在不同平臺小有名氣的,更有像《男人裝》的主編義琳這樣的。大家在一起分享上課以后的感受,傾訴自己寫文字時遇到的苦惱,彼此鼓勵,互相支持。
網(wǎng)絡(luò)時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你可以選擇,被網(wǎng)絡(luò)的爆炸式信息淹沒,時間被碎片化,你也可以選擇,打破日常生活的局限,在更大的空間里找到被認同。
在自己努力變好的路上,讓我們來一針別人給的雞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