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智商和財富結合的故事,但故事的最后我們卻發現,高智商的窮人窮途末路,無腦的富二代雖暫時受挫,但有的是機會再來一次。
1
琳在學校里是一個學神,她總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到第一名的獎學金。但她的朋友克麗絲,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連及格都難以達到。
在一次考試中,看著克麗絲憂愁的樣子,琳幫助她作弊了。
第一次作弊,是為朋友分憂,這無可厚非;
后來,琳聽說了學校秘密收取贊助費的事,琳的爸爸為交情這筆不菲的贊助費心力交瘁,這時,富二代阿派適時向琳拋出橄欖枝:只要她幫自己和朋友作弊,每門考試就給她3000泰銖。
琳心動了。金錢總是對窮人的誘惑很大。
但是,此時琳幫助富二代們作弊只是出于兩個心理:第一,希望能幫助父親緩解經濟壓力;第二,在她看來,學校也在收黑錢,學校不仁,也不能怪自己不義,她這種做法,其實已經是對學校體制的一種反抗。
不想事情敗露。面對學校校長的質問,琳也憤而指責學校的暗箱操作,結果被取消了出國留學的資格。而當初父親選擇這所昂貴的貴族學校,就是為了讓琳能夠有出國讀書的機會。
制度可以明目張膽地犯錯,而個人對制度的任何挑戰卻都會受到制度的嚴厲壓制,琳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夢想徹底破產,琳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方案:幫助學生在國際考試中作弊。
這次作弊行動,可以說成功了,但也是一次極為慘重的失敗。
琳在這次行動中受到了良心的譴責,挺身而出揭發自己的行為。
2
我成長于內地一個小城市,學生的成績幾乎決定了一個學生的地位。
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我成績很好,被老師視為掌中寶,歷任語文課代表,享有諸多特權;到了高中卻嚴重偏科,在重點班里排名倒數,被老師發配到偏僻的角落,黑板反光,半面黑板的字我都看得不甚清晰。
老師對我也“白眼”有加。
有一次上體育課,我m痛得只能呆在教室,班主任問我為何不去上課,我解釋了原因,班主任冷冷丟給我一個白眼,斥責我事多。
剎那間我明白,學校和社會一樣勢力,只不過學校看的是成績,社會看的是錢。
正如《天才槍手》里,腦子越笨的學生要交的贊助費越多,這個社會從根本上歧視弱者。
我想很多學生作弊,只是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為了能夠挺直腰板做人。
從那時起,我就明白,人并不是生而為人的。你必須得到那些身外之物:對學生而言是分數,對成人來說是金錢、權勢、地位、家境……
只有擁有這些,你才能被人尊重,被人瞧得起看得上,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否則只能忍氣吞聲,被命運擺布得手足無措。
3
班克作為一個窮二代,在被富二代阿派設計后喪失了公費出國留學的機會。
機會喪失就永遠不會再來,他的夢想破滅了。他不是富二代,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他的路被堵死了,就只能認命。
他不愿意認命,他太想出國了,太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了,于是他只能選擇幫助阿派作弊,從中牟取暴利。
富人可以花錢買前途,窮人只能用前途換錢。
4
故事的結尾,班克被抓,被取消考試資格,遭學校開除,永遠喪失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但他設計了更為嚴密的作弊方案,想拉琳入伙賺取暴利。
琳幡然悔悟,拒絕了班克的要求,并選擇曝光自己的作弊的行為。
班克成了這起事件最大的受害者,琳在其次。
他們二人的前途也可以說到此為止。
兩人作弊的動機,都只是希望通過出國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他們具有出國的能力,但這條路被命運堵死后,他們奮力反抗,結果卻慘敗。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富二代們的結局:他們頂多被取消此次考試的資格,但他們有的是途徑出國。
收黑錢的學校,可謂是金錢和權力的結合體,則毫發無傷。
一個事件發生時,越是底層,受的損害越嚴重。
在面對社會的不公時,他們奮起反擊,但得到的只是更加沉淪的結局。
琳和班克,可以憑借自己出眾的智商,尚有改變命運的可能。可我們不禁要問:對我們智商平平的大多數來說,改變命運的途徑又在哪里?
?6?P?6C?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