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書中把世界上的人根據能力以及管理的難易程度分為四種。
第一種人是跟我們關系很好,做事總能配合我們,而且能力很強,讓我們很放心;第二種人跟我們關系很好,做事也能配合,但是能力有限;第三種人有做事的能力,既聰明又能干,但未必讓我們喜歡,很難相處融洽;第四種人則跟我們關系不密切,做事能力也一般,跟我們的交集不多,也就不必在意。
在為人處事方面,我們需要比較留意的是第二種人和第三種人。
對第二種人,我們要避免任人唯親的壞習慣,不能因為他們和我們關系好,就凡事偏袒他們,很多家族企業都會有這樣的失誤,導致企業不能夠健康長遠發展。
對第三種人,作者舉了法國外交家塔列朗的例子,他的外交水平很高,能力很強,但是他的行為常常飄忽不定,可以說是隨風倒。而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像塔列朗一樣,當我們和他們的利益一致時,他們是很好的伙伴,他們專業能力很強;當利益不一致時,他們隨時可能有其他選擇。
因此,我們不能夠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判斷一個人,我們要有一個非常公允的態度,不能因為他們和我們不同或者有些缺陷,就否認他們的能力,進而否認他們的貢獻。
我們不能有潔癖,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并且善用他們的長處,如果只憑自己喜好,就把他們推到自己的對立面,那是相當不明智的。如果可以設定一個共同目標,把彼此的利益綁在一起,遇到矛盾對事不對人,就能團結大多數人,把我們的事情做好。
出了校門,進入社會,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只憑自己的喜好做事,會有失公允,我們會讓自己陷入很多麻煩,會栽很多跟頭。在工作中,團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把自己的一些個人主觀因素排除在外,齊心協力先把事情做好,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遠!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