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讀了老黃的《運營之光》,擔心讀得快忘的更快,所以打算寫一些筆記,這篇文章就算。
正文之前提2個點,以避免不需要的誤會:第一核心觀點來源于老黃的《運營之光》,第二結合個人的運營工作經歷,也發表了自己的的一些看法。
直入主題,今天談論3個問題,看下圖:
運營是什么?
從3個點來看
1運營的極度不標準性。這里的不標準主要是指工作內容,通過招聘網站和知乎的問答都能明顯感受到,如果你做過運營,對于我說的這個點你肯定舉雙手贊同。
2運營的產生
舉個例子,你去買一個普通的水杯,功能上可以裝水,握感、設計等一些體驗層面的東西滿足要求,你就有可能購買;而你去知乎,絕不可能因為它有一些功能和體驗不錯,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上面有一些你認可的人在上面互動,
因此,我們來看2個公式:
傳統產品=功能+體驗
互聯網產品=功能+體驗+用戶參與價值
運營的產生就是因為互聯網產品價值構成發生了部分變化。對于傳統企業,東西賣出去了,就希望再也不要和用戶互動了,有互動就是麻煩和成本;而互聯網企業東西賣出去了,才是業務的開始,另外還有一些互聯網公司產品是免費使用的。
3運營:一切能夠促進產品和用戶更好的建立關系的方法和手段都叫運營,看了下還是有點懵,這個是老黃定義的,哈哈。
為什么說下一個時代是運營驅動的?
互聯網發展的早期(1995-2004):線上的世界一片空白,只要你能把概念做成產品,相對于大量不能把概念做成產品的競爭者,你就已經獲勝;
互聯網成長期(2005-2016):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多,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這就促進了產品經理的產生和輝煌;
運營驅動的時期(2016-2026):公司的產品設計和產品機制已經大同小異,很難實現差異化,而這個時候運營卻有了更多的玩法,比如美團、滴滴等公司在紅海中的脫穎而出
前提是你是一個好的運營,哈哈。
未來需要什么樣的運營人才?
一句話:懂業務,懂產品,懂用戶,具有宏觀視角,能對產品成長負責。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每一點都相當難。
今天的筆記到此為止,下次談的問題是運營的基本思維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