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上海,20歲,年初寒假的時候兜里揣著2000塊錢從寧波出發,一個人去的。
三天時間,我走遍了上海的大多數景點。外灘,南京路步行街,豫園,上海城隍廟,田子坊,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杜莎夫人蠟像館,世博公園,上海博物館,濱江大道,上海新天地,上海老街,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徐家匯天主教堂,上海人民廣場,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海科技館,靜安寺,現代藝術展覽中心,中華藝術館,月亮船,上海海洋水族館……
三天時間里,我見識了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發達與繁華。從車水馬龍干凈整潔的街道,從街上疾馳而過的豪車,從路人的穿著打扮談吐氣質,無不體現著這座城市的發達程度。無論是經濟,文明,教育,還是居住在這兒的人的綜合素質,方方面面都在展示著這座國際大都市發展的成果。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很多人勇敢邁出第一步,成為了經濟時代的弄潮兒。有人得意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失意。沒學歷的人抱怨社會招聘制度,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找到工作嫌工資低待遇差,哪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又在憂慮如何買房買車結婚生娃。越來越來紛繁復雜的事讓都市里的人們越來越迷茫。對于迷茫的同齡人,我有一劑良方——去上海。
我為什么建議迷茫的人去上海看一看呢?
很多時候迷茫是因為心中有夢,卻沒有去行動。腳下有路,卻不敢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很多人為了華麗的邁出第一步,卻永遠也沒有邁出步子,一輩子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曾經的我也很迷茫。迷茫于自己何時能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迷茫于如何去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迷茫于怎樣才能買房買車……成天上課的時候腦子里就開小差,總是幻想著自己以后一個月能拿多少錢,能在哪兒買套房,能找到一個怎樣的女朋友,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生娃……但是每次下課鈴聲總能像容嬤嬤的那雙手一樣把我掐回現實世界。
我相信在我這個年紀,大多數人跟我一樣,20出頭,才華還撐不起夢想,錢財還去不了遠方,迷茫于人生幾何,感嘆長路漫漫。曾經的我也一樣,喝過太多的雞湯后來發現,雞湯都是用“雞精”調出來的,沒一點兒營養。看過雞湯以后照樣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
然而,這一切在我去過上海以后有了很大的改變。
上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人特多!動車組一到站,車門打開的瞬間,人們像被惹怒的螞蟻一樣從車廂里一泄而出。有的腳步匆匆,像一支有目標的厲箭一樣沖向地鐵,沖向出口。有的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好似快趕不上飛機一樣。剩下不緊不慢背著包提著東西的,大多是像我一樣初來乍到旅游的或者來這兒找機遇的求職者,茫茫然不知所措。呼吸著這座大都市充滿活力和經濟氣息的空氣,迷茫于下了動車不知何去何從,傻傻的慢吞吞的被人潮推著涌向地下出口通道。身邊來來往往的,是急匆匆西裝革履的大叔,是油頭粉面不緊不慢的小哥,是端莊踱步的商務白領,是扛著大包小包的求職者和一臉學生樣兒的小年輕……
通道里,打電話的打電話,聽耳機的聽耳機,小情侶相互牽著手,旅行者看著手機上的地圖。大家相互陌生著,有漫無目的前進著的,有步履匆忙前進著的,大家都是為了不同的目的向前走著,想快點走出通道走向出口,盡快投入大上海的懷抱,沒人在乎別人的表情,沒人在乎別人來上海有何貴干,好似世上的事就兩類:自己的事和別人的事。
但是人群中大多數者,都是一副目的明確的樣子,腳步匆忙的奔走著。那種感覺,就像美國大片里要忙著去拯救世界一樣,爭分奪秒的沖著出口沖著地鐵站沖著機場走去……正是來往行人為自己的目標匆忙行動著的這種感覺,給我帶來改變。
看著身邊一個個行人為目標匆匆而行的腳步,我心里很慌。慌于自己的迷茫。于是再次考慮人生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我在想,為什么他們的目標這么明確,他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么干。而我卻不知道何去何從,對待工作不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卻總覺得有一天會得到老板的賞識,有一天自己能干成一番大事。
在上海待了三天,記不清坐過了多少地鐵站。但是我最喜歡的卻是上海的人民廣場地鐵站。不是因為這里是幾條地鐵線交匯的地方,美女很多讓我可以在這里大飽眼福。而是在這個地方,我找了一家飲品店買了杯極便宜的咖啡,看著窗外像逃難一般步履匆忙的人們,思考了一個小時的人生。至今我都感謝這人生中的一小時。感謝這一小時,改變了過去那個迷茫狀態下浪費青春的自己。
看著地鐵站里那些腳步匆忙的人,哪一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急匆匆。或許他的夢想只是希望這個月獎金能稍微高一點,或許他只是希望盡快地見到客戶把這個客戶爭取過來,又或許是趕著去赴一場來之不易的面試。步履匆忙的人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知疲倦,動力十足的匆匆著。
記得士兵突擊里許三多的團長在送他去特種集訓隊的時候語重心長的告誡他:想要和得到,中間還有一步那就是要做到。有時候付出了都不一定有收獲,更何況你都沒有做任何行動去爭取,天上掉的餡兒餅怎么會落在你的頭上?
迷茫,不是你不努力的借口。不能總是別人問你你怎么混的這么差,你還像個小孩一樣的回答說“我好迷茫啊。”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非要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地步才開始行動的話,萬一東風沒來,你豈不是就傻逼了。迷茫可以說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通病,我也一樣。不過現在,我不再像以前一樣迷茫并怨天尤人了。去上海見識過如此大規模有目的的人群各自有目標的努力著的狀態,便會覺得自己迷茫的這段時間簡直就是浪費生命。
現在的我還迷茫著,但卻堅定的相信努力的意義。迷茫沒關系,可你有沒有想過在迷茫的狀態下咬定一個方向一直堅持努力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小學生都懂。或許在街頭上那些匆匆趕赴目的地的人,他們也很迷茫,迷茫于自己來這世界上的意義。迷茫于自己通宵達旦做的材料報表為何被人家三言兩語就給打發了。迷茫于為何自己的辛苦努力沒有把客戶給爭取過來。但是可能人家覺得沒什么大不了,最多從頭再來。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在上海人家不問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人家只關心分給你的工作你能不能盡職盡責做到最好。不論哪里的大佬不都是經歷過千難萬險才最終修成正果的嗎?一出手就成功的人不是沒有,只是這樣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如果你既不是鳳毛,又不是麟角,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你最好的選擇。一切理由都只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如果你覺得迷茫,就給自己放個假。去上海看看吧。特別人民路廣場地鐵站,特別是早晚高峰期,找一個人少的小店貓著。花點錢買點吃的喝的,安安靜靜的看著窗外那些為各自夢想成真而默默在迷茫狀態下急匆匆的堅持不懈努力著的人們來來往往。
迷茫的時候,看看別人怎么活。這樣你就會知道當你在抱怨自己為何迷茫的時候,有多少同樣迷茫著的人在城市里分秒必爭的為多掙點錢而靜悄悄的在地鐵站在街頭在機場悄悄的加快步伐,生怕被別人趕在了前面。
那些撐到天亮的人,或許他們也曾經迷茫過。但他們如果在當時迷茫的狀態下沒有選擇堅持努力下去的話,會有熬到黎明的時候么?
迷茫的時候,去上海走一圈吧。別去景點,別去南京路,別去那些游客多的地方,你不是游客的身份去玩兒的。就去地鐵站,就去火車站,就去機場,就去能看到為夢想而匆匆的人最多的地方。去看他們為了趕一場商務談判一路小跑去趕飛機的樣子,去看他們為見一個重要客戶在地鐵上一絲不茍補妝的樣子,去感受一下他們為實現夢想努力奮斗的樣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看他們的表情,看他們的腳步,看他們為工作打電話的樣子,看看他們目的明確的神情。感受一下同樣是20多30多歲,別人在干什么,你在干什么?
花點時間去上海這座大都市里看看生存或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比整天做白日夢還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心里迷茫卻難以自拔的自怨自艾著強一百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去上海以后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人與人差距的產生不過是你在迷茫狀態,浮想聯翩的時候別人在不動聲色的努力奮斗著。
總之,上海之行給我最大的收獲,不是感慨上海的高樓大廈有多雄偉,不是外灘夜景有多美麗,不是街頭豪車美女多如牛毛。
上海的一切告訴我,在上海的人就算迷茫著,也會堅持努力著,因為他們知道迷茫是因為心中有夢卻沒有行動。要想擺脫迷茫,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做讓你感到迷茫的事。
從上海人的臉上我能看出幾個字“我也迷茫,但我在努力!”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身邊都是迷茫而不知所措的人,那你也會成為跟身邊人一樣的人。如果此刻你正迷茫著,來上海吧!
去感受一下,大都市的高樓大廈之下勤勤懇懇活著的人們。你或許不在上海,但是我相信去一次上海,感受一次上海的快節奏,感受一下上海的人們是如何在迷茫的狀態下活著的,你一定會不虛此行一定會受益匪淺。
迷茫的時候,請看看同樣迷茫的上海年輕人如何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