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生活可能與是否正確無關聯,按照自己已有的方式去生活或許才是最讓自己適合和開心的吧。
這周我送回一箱臍橙,是想在這個冬日給家人補充維生素,增加一些冬季的新菜譜,因冬季蔬果食用量不足,肉類/湯羹以及其他惰性食物攝入少了,容易導致的皮膚干裂變差、嘌呤升高、細胞飽和度減低(濕度和水分不足)。
母親大人始終都覺得生冷食物容易導致感冒,咳嗽,總之就是引發的一系列不好事情發生,到現在一個臍橙都還沒有吃,無論我作何解釋,你不在身邊始終都是嘴上應付,各按各的來。一代人的生活觀念真的是根深蒂固,畢竟我們也不是專職醫生,即便家中有醫生,我們對防病的認知都是不要接觸輻射(拒絕微波爐/微波爐,減少WiFi,少碰手機),適當喝酒殺殺菌,多吃點大蒜,發燒了繼續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多喝熱水(在我的老家,是滾燙的開水),一定不可以吃生冷食物,被發現不是挨打就是說教,有外國朋友也是說去中國朋友家做客,上來一杯滾燙的熱茶,真的是很難喝下去,不喝對主人家不尊重和資源的浪費,喝了對身體的不尊重,大夏天的難以下咽。我是從14年左右基本不在喝熱水,冬天也是冰水雷打不通。有查過資料,喝熱水/冷水與感冒真的是沒關聯,想怎么喝就怎么喝,70°-5°就好。
滾燙的食物對我們非常不利,我個人極力不推薦吃燙食。
- 開水可以使硬水軟化,加熱至100°起到部分殺菌作用,但這不代表我們適合直接飲用,即便是沖茶也建議70°基本可以了;
- 滾燙的食物會灼傷口腔四周的黏膜(俗稱:燙破皮),一旦破皮傷口易被口腔中的細菌感染,造成口腔潰瘍;
- 若滾燙熱食刺激到舌頭時,會引起本能的過激行為:下咽和吐出,一般情況我們習慣了吞下。食物經過食道下去很容易灼傷食道、刺激到胃(俗稱:燙到心了)。本身食道和胃的耐受溫度為50°左右,這部分環境為酸性,潰爛后并不容易康復,反復接受燙食增加食管癌、胃癌患病率。
我給出的小建議:
- 想喝熱水(燒開后可以放量)保溫即可;
- 直飲水可增加濾水器或其他凈水器設備,真的很方便;
- 有時候常溫是個不錯的選擇,少一點人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