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給人帶來億萬的財富,但億萬的財富卻不一定買得來一個好習慣”。習慣由知識、技巧以及意愿三方面的交集構成,缺一不可。
? ? 然而,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確實不容易,尤其是開始的時候,就像發射火箭,它起初幾秒消耗的能量,要遠遠超過它之后整個運行階段消耗的能量!既然習慣這么重要,那我們就必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習慣!
?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給到了我答案,本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著名的管理學大師,被評為“影響美國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曾經輔助過四任美國總統。他在書里提到的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彼解己,6、統合綜效,7、不斷更新,影響了無數的人!
? ? 在講七個習慣之前,他首先提到的是思維定式這一概念。
很多人都看過這張老太太和少女的圖片,研究人員做過一個實驗,讓A,B兩組人分別先看另外兩張不同的圖片:一張老太太的圖片,一張少女的圖片,然后再讓他們來看上面這張圖片,問他們看到了什么?結果他們的答案都是之前自己看到的那張圖片。這就是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我們都會很自然地以經驗來來判斷事物。就像職場里經常性提到的:很多人不是有十年的工作經驗,而是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在學習這些習慣之前,我們必須要學會思維轉換,不然很難養成好的習慣!
? 那么我來談談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個習慣:
積極主動。
? ? 社會的慣性通常是這樣的:受到刺激——〉采取行動,例如:別人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很生氣,然后想著要大罵對方“你怎么不長眼睛……”,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而積極主動就是要打破這種慣性,柯維在書中強調,他的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在刺激和行動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空間,那就是選擇。就如上面提到的,我們是可以選擇原諒對方的,就像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里提到的“真正旳自由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下,作為人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利”。
? ? 羅斯福夫人講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傷害你,除非你同意”。社會中,大部分生活過得不好的人都是把責任外推,要么怪自己基因不好; 要么認為是自己童年沒有過好,造成了陰影; 要么覺得自己的周圍環境不好,才導致自己不好的現狀,從而放棄了自己選擇的權利!
? ? 關于積極主動,羅斯福先生給到了我們很好的詮釋,當他發現家里被偷的時候,他竟然感到慶幸,他慶幸的是:1、小偷只偷了東西,沒有傷人;2、小偷只偷走了部分的東西,而不是全部;3、偷東西的人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雖然對于一般的人來講不可思議,他不是瘋了吧,東西被偷還高興!不過仔細想想,事情已經發生,你能改變旳就是你的態度,而不是東西被偷這一事實!
? ? 生活中人們放棄選擇權利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1、開車被人別了一下,然后追上去逼停對方,緊接著和對方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這是典型的路怒癥患者放棄了安全的選擇權利,把選擇權交給了情緒!2、在學校,因為不喜歡某一個老師,就干脆不上他的課,這是把學習的選擇權交給了老師,以至于自己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
? ?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都習慣說“我能怎么辦呢”,“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了”,“我媽逼我上的這個大學,所以我才找不到好工作的”“因為離婚太麻煩了,所以我就只能將就和他過了”!
? ? 是的,也許我們周圍的環境會很糟糕,我們出身很平庸,我們能力很低,我們過得壓力山大,事事不如意。那又怎么樣呢,只要我們堅信選擇的權利在自己手上,努力養成積極主動的習慣,這樣的人生一定會是通往幸福的!
? ? 對我而言,其它習慣也在慢慢學習,努力去養成,而積極主動是第一步,也是養成其它習慣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