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讀書的地位:
常有人說,“讀了那么多的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于是,很多人把它當作不讀書的借口,現實中你自然可以找到許多反例——那些因為會讀書而成功的人。
所以,很多人又迷惑了,那么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呢?所以在講讀書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讀書的地位。
在生活的江湖中,心力(心態、心境、志氣等)是大于腦力(思維力、邏輯力、分析力等)的。
心力(源動力)和腦力,我把它比作“內功”。腦力和執行力互為依靠而形成的專業技能或綜合技能,我把它比作“門派的招數”,最后才是經驗(親身經歷得出的看法)和知識(別人的經驗或研究)。
它重要也不重要,就比如說,在日新月異的世界里,經驗有時是保護和幫助,有時未必不是枷鎖。
有體系的知識有時就像一把劍,能殺人也能救人,關鍵是你如何使用它,或者更高明的:如何避免使用它(不必使用也能達到目的。)
不過,前提是,你得有一把劍,不是嗎?
接下來就說說如何快速煉鐵的方法——讀書。
而鑄劍就如同管理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你想成為武林高手,光有劍是不夠的,下一句你也許會猜是“沒有劍是不行的”。
我偏不這樣說,這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沒有劍,你可以有家傳寶刀、鞭子、毒藥、血滴子、金輪、神掌……
但是,由于劍乃武林正宗所推崇的名門正派,所以江湖上這個路數總歸多一些。
在你先天沒有別的優勢技能的情況下,修煉起來有章可循,簡言之,就是流傳的劍譜多,練起來更容易點。
一、不忘初心:帶著問題去讀書
讀書的好處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認真的思考自己為什么要讀書,想從書中獲得什么?
所以記住讀書的初心很重要,如果你是為了興趣愛好,本身讀讀小說,讀點網絡文,或者其他個人愛好,那你開心就好。
不過,本文的方法針對工具類書籍,即有一個主題,為了這個解決某個問題有一些方法,簡稱“為了用”。
?如果是發現類的書籍,如創造新觀點或者有個新發現,如《稀缺》(新觀點)和《無量之網》(新發現)都是好書。里面有層層論證和例子,你可以只記結論,讀不懂的地方先放下,往后讀完。
對于工具類型的書,選一個你當下急需了解的點或者想從書里獲得什么針對性的知識點。先研究這個即可,如果沒有,那不妨看一下目錄,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也行。
記住,一本書可以讀多次,但一次只從一個維度去尋找心中問題的答案。
比如你愛研究詩詞,看《紅樓夢》自動忽略情節發展人物對話等。下一次,你愛研究清朝末年的政治斗爭,那專心帶著找這個主題答案的眼光去看。其他領域類推。
不過《紅樓夢》不是工具類書籍,只不過它包羅萬象又為大家所熟知,所以拿它舉例。
二、找到最重要的20%
如果你當下沒有特別急需解決的問題,對這本書是茫然不知的狀態,需要全部逐字逐句的閱讀嗎?
不用,那樣太低效率了。而且不要高估自己的記憶力,那樣讀完耗費了很多時間不說,最后你什么都沒記住。過兩天更是腦子一團漿糊。
最可怖的是整個過程與結果體驗不佳,會沉重打擊你讀書的積極性,你會對讀書這件事抑或自己能力本身產生懷疑、反感和懈怠,適得其反。
一本書里最重要的內容只有20%,而你把最精華的20%找到,就發揮這本書的價值了。
怎樣找到這最精華的20%呢?
找到關鍵詞,渠道:目錄,標題,粗體,斜體等。
在以上渠道中反復出現的字句中,掃讀找出,然后,理順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解決方案類的的書籍(屬于術)。
術與道一脈相承,通過它的這些解決方案,探索思維的過程,尋找它的的底層知識——也就是道,這是一本書的百分之一。了解通透可做到觸類旁通!
三、用“輸出”來強勢鏈接,內化于體內
新的知識,大部分總會令人遺忘,這是正常現象。
利用艾賓浩森的遺忘曲線多頻復習是一種方法,但并不有助于你真正深刻理解和掌握,那怎么辦呢?
強勢鏈接,方法如下:
1.復述(自我對話),并與自己之前的經歷相結合,引申到以后遇到適合這個知識點發揮功效的應用場景,如果遇到,自己應該怎么辦(注:如果應用場景發生根本性變化,很可能知識點根本不適用)。
這是建立小小知識模型的過程。
復述前可以借用的工具:圖表,ppt,思維導圖(推薦),把知識點的關系,默寫出來或者畫出來。
2.分享:教是最好的學。(與他人交互,獲得反饋。)
把你學到的新知識教會他人,通過寫作、語音、答疑、小組討論等方式,分享出去之后,這些知識才能真正屬于你。
3.用而內化(有鮮活的應用場景):在生活中或者工作學習中,把新學到的方法用刻意練習的方式反復操作驗證。
這時,你不僅僅把知識轉化成了技能,而且還在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隱性知識。
就好比你拿著劍練了兩把招數,用得好可能幫你贏得一場比賽。
最后,我們重申一次,武功最關鍵的是內功,其次是招式,最后才是劍是否鋒利,否則劍太鋒利,而用劍的人不懂恰當的使用,反而遭到反噬。
就如同老古語:盡信書不如無書。闖蕩江湖要因時而動。
往期熱門文章列表:
2.2017,我們一起征文|遇見她,霸道總裁頻頻發揮失常……
3.江湖實戰派“野路子”贏得武林至尊——從《摔跤吧,爸爸》撈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