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幾本書,一直想抽時間看,現在發現那幾本已經在書柜里擺了好幾個月,
好不容易有點時間,于是想好了看看書,做做筆記,不料朋友打電話來,約著一起出去嗨皮。
后來終于下定決心拿起書準備研讀,剛看了一個段落,手機微信響了,拿著手機看看誰發來的微信,和朋友寒暄幾句,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不知道你是否也會經常出現這樣的讀書狀態?
曾以為閱讀這件事就得慢慢來,慢慢讀,邊讀邊體會,可是每當年終總結的時候發現,一年下來連10本都沒有。且不說要和很多標榜一年100本書的人比,但自己也對這個閱讀量的確不滿意。
17世紀,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早就提出: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翻譯過來是:一些書可以淺嘗輒止;一些書可以狼吞虎咽;而有些書則需要細嚼慢咽,好好消化。
意思很明了,就是有些書要快讀,有些書要慢讀。那么哪些書可以快讀,哪些可以慢讀?
答案很簡單:首先要用最快的速度讀各種各樣的書,找到你認為有用的好書,再細嚼慢咽,多看、多復盤、做思維導圖。
所以,對于初讀者,先要學會快速閱讀。
但老實說,對于快速閱讀,我一直覺得并不適合自己,因為常常一本書快速閱讀一遍下來,對于書本內容基本都不太理解。后來,我在看《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這本書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對于快速閱讀有成見。
其實研究表明,快速閱讀比慢速閱讀更有利于理解,而且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自己的閱讀速度會越來越快,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
那么快速閱讀,具體怎么讀呢?
一、提升專注力
我們都知道,只要注意力集中,非常專注的讀一本書,吸收信息的能力就非常強。但是隨著每個人的生活被切成碎片,我們接受的信息是碎片的,時間是碎片的,做到專注很難。
《博贊腦力訓練手冊之快速閱讀》這本書提到在很多人的快速閱讀過程中,影響專注力的問題有:
問題:在閱讀中碰到自己無法理解的詞語。
建議:不要立刻去查,可以在詞語下面劃線,稍后再查閱。
問題:無法理解閱讀內容的概念。
建議:學會快速閱讀技能。
問題:閱讀時心里總是想著其他的事情。
建議:可以通過列清單或者畫思維導圖收集自己的方法,然后一項一項做。
問題:一開始閱讀,就分心,沒有鉛筆、咖啡、便簽等等。
建議:看書之前把需要用的工具放在身旁。
二、練習快速閱讀技能
雙線后掠技能
可變后掠技能
反向后掠技能
以上技能目前正在親測中,有待繼續考證。
三、營造積極的讀書環境
博贊認為,如果有可能,最好在自然光下閱讀或學習,讓光線從你的肩膀上面對著你寫字的手的方向照射過來。
盡可能把閱讀過程中需要的材料放在手邊,不讓雜事分散注意力。
椅子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軟,因為太硬不舒服,太軟想睡覺。
桌子的高度是你的大腿可以與地面平行,桌子比椅子高20厘米。
閱讀的時候保持距離眼睛50厘米最好。
最后是坐姿,應該是雙腳平放地面,背部直立,稍有彎曲。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就要開始快速閱讀啦,小伙伴們,想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