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張希媛
筆記本電腦從多年前就已經進入高度同質化階段,除了每年例行公事的升級配置外,非常鮮明的亮點幾乎乏善可陳。
北京一家初創公司拉酷科技則看中了占據筆記本很大面積的觸控板,并希望通過一些新功能、新技術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通過預裝,也給筆記本電腦廠商帶來一些差異化的新賣點。
拉酷現在已在主流電商銷售的產品是Nums超薄智能鍵盤,它采用的是一種高強度鋁硅酸鹽礦物玻璃,配合拉酷開發的軟件系統,Nums超薄智能鍵盤現在可以實現三大功能。
首先,是通過人們所熟悉的九宮格布局的小鍵盤來實現快速輸入數字。現有的筆記本電腦數字鍵大多是排成一排的,如果需要大量快速的輸入數字,手要來回移動,效率比較低。拉酷的Nums軟硬件可讓觸摸板具備數字小鍵盤功能,實現單手高效地數字輸入。同時,拉酷也簡化了數字鍵盤和觸控鼠標之間的切換過程。在鼠標模式下,只需輕輕滑動觸摸板右上角即可切換至鍵盤模式。依托軌跡識別算法,用戶在鍵盤模式中自然地滑動手指即可切回鼠標。
另外,拉酷的智能軟件還可讓用戶用手勢來設置和使用熱鍵,手指輕輕一滑,就可以瞬間打開喜愛的網站、文件和應用,而無需層層點擊菜單;或者一滑即可調用原本十分復雜的組合鍵。這個功能主要面向游戲玩家和白領等對效率和操作有要求的用戶群。
同時,拉酷還設計了自身的本地和線上搜索入口。用戶在觸控板上隨意畫出“S”形(代表search),即可自動開啟搜索入口。用戶輸入想要搜索的主題,即可跳轉至本地窗口或是瀏覽器搜索所需內容,例如本地文檔,線上的淘寶、百度、單詞等。其他迭代功能也已開發或形成專利,延展至更多應用場景。
產品的發明者、拉酷CEO龔華超畢業于清華大學工業設計碩士,25歲前已包攬國際三大設計奧斯卡(iF、Reddot: best of the best、IDEA),拉酷是典型的清華系公司,技術團隊也來自清華。他們表示,6年來,Nums超薄智能鍵盤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
硬件部分著重在耐用性和手感兩方面來做工藝創新。為了使鍵盤數字不被磨損,拉酷選擇將數字印刷在Nums超薄智能鍵盤背面。但傳統工藝無法實現完美的粘貼面印刷,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氣泡。通過和工廠不斷的溝通優化生產工藝,最終使得油墨厚度在0.004mm以內,而徹底消除了氣泡,同時實現了字符永不磨損。另外在真空環境下,拉酷在玻璃正面進行了多弧等離子鍍膜,將摩擦系數降到蘋果觸摸板的三分之一,而使得觸摸手感順滑了三倍,同時也避免了留指紋的情況。軟件方面,則通過自主研發的算法確保輸入流暢自然,而且此前沒有類似的軟件可以用來參考,而經歷了非常艱辛的技術攻關,不斷地打磨產品和優化用戶體驗。拉酷在這方面投入數百萬元人民幣,研發了二十多項創新技術和國際專利,實現了非常敏銳自然的交互體驗。
不過,作為一款小而美的產品,有多少人愿意買單呢?
龔華超告訴36氪,2B和2C營銷業務會同時進行,2B快速獲取用戶規模,2C獲得早期現金流。2B業務拉酷將主要和想有差異化設計的筆記本電腦廠商合作,在筆記本中集成拉酷的某一項或幾項功能。龔華超表示,2B業務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快速起量,獲得數十萬的用戶規模,并且運營成本很低。據悉拉酷已和某國外電腦品牌達成了初步合作,將會把手勢熱鍵設置和使用功能通過軟件集成在一款高端機中,并按數收費,此款機型的出貨量將在數十萬臺。同時拉酷也在和其他電腦廠商進行接觸,龔華超表示理想情況他們將和廠商合作,直接將數字等功能印在觸控板上,并將軟件嵌入電腦系統中,逐漸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配。
在2C銷售中,Nums超薄智能鍵盤將首先面向經常和數字打交道的消費者,如財會、工程、金融等行業,以及希望通過手勢更加高效地操作游戲和軟件的科技產品愛好者。Nums超薄智能鍵盤國內市場售價為129元,國外市場售價約為35美元。龔華超表示,雖然C端業務需要消耗比較多的精力和營銷成本,但是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品牌影響力,獲得更高的利潤,實現資金自給自足。另外,筆記本電腦的存量市場巨大,2013-2015年基本每年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都在1.7億臺,2016年單月出貨量也在千萬臺以上,這些筆記本擁有者也是拉酷的潛在用戶。
龔華超告訴36氪,現在拉酷已經擁有適配蘋果、小米、Surface全系列筆記本電腦的Nums超薄智能鍵盤,蘋果系列的產品于兩個月前正式推向市場,月底也將推出適配小米、Surface全系列筆記本電腦的產品。現階段主要通過自營電商渠道、代理商進行產品銷售,未來公司也會合作建立線下銷售渠道。據龔華超估計,拉酷現有千級用戶群,用戶活躍度和增長率都十分積極。依托2B和2C業務,大概到年底就可以全球實現10萬級用戶。
當用戶基數達到比較大的量后,拉酷還可以發展新的盈利模式。龔華超強調,拉酷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他們更關注軟硬件結合后入口與數據的價值。當用戶量足夠,且使用習慣培養起來后,拉酷設計的本地和線上搜索入口將被頻繁使用。僅現有用戶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拉酷搜索入口的頻次就可以達到10+次。一方面,借助硬件入口的天然便捷度,拉酷可以通過搜索、手勢等入口給網站和服務導流、從桌面端運營用戶來盈利,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數據獲得更多附加值。
在2015年初,拉酷獲得了140萬元的種子輪投資,2016年11月獲得了5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投資方包括清控、啟迪、陳大同、泰有基金等。預期將在Q3完成下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