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時間的朋友》,內容多,時間長達4小時,只看了大概四分之一。
其中有個觀點大概意思說:以有限的時間尋求無限的信息,結果趨近于零。想起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然而很多人忘了后面關鍵那句, “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信息爆炸的今天,誰抓住了受眾的眼球,并能抓住足夠時間,便有個“好”的開始。因此,公眾號越來越多,APP越來越豐富,等等,然而人卻越來越茫然。因為每天所要接受的東西很多,說一天不看朋友圈,一天不刷微博,感覺就像被世界拋棄一般。于是微博朋友圈永遠在更新,推送信息的紅色數字一多就受不了各種點開。可是無論如何快,偶爾停下來還是會覺得空虛無聊ヽ(ー_ー)ノ
因此,想要提升生活品質,就是丟掉沒用的東西,聽歌看書運動看視頻等都只用一個APP,公眾號沒用的看不了那么多的清掉,家里積累的用不著的丟掉。開始刪減,不被過多的信息來源所煩惱。
說說自己吧。難熬的5月份是靠著每天繁瑣重復工作去轉移注意力,然后6-8月份開始每天運動煮飯彈琴的日子,9-12月份開始每天煮飯做手工刷題的日子。好像很有規劃性,甚至每天每個時段做什么,我都能安排好。督導要半到一小時,做費用要半天甚至一天,寫稿則有時思如泉涌,有時卻突然語塞。煮海鮮面或者肉羹米粉都是半小時,30個精力值的消消樂可以玩半小時,錄一首歌滿意的話要近一個小時才能搞定。工作上手后,各種事情確切真實的可以計算,連生活也變得數字化流程化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有時真的都看得到,靜下來后,反而想要一些自己看不到的時間,不計劃太多反而更勇敢冒險,多嘗試新的東西,多交些有趣的朋友,多走走陌生的地方,期待在新的一年,真的有新的自己。
有些說辭淪為雞湯,想起有個朋友說他討厭雞湯,并不因為雞湯太濃齁人假大空,會在人迷茫時告訴你怎么做,而是每個人都會雞湯,每個人的雞湯味道都不同,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想法去做。
又巴拉巴拉寫了一堆有的沒的。
2016年,過不過得去的,都過去了;
2017年,希望每天都能有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