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可以是一杯酒
緣由
在古典老師開的《超級個體》專欄中,提到了一種特別簡單的自我管理工具,三件事+小確幸+總結(jié)。由此,才第一次聽說“小確幸”的概念,從而就有點迷戀上這個概念。
在實踐的過程中,記錄了每天的小確幸。從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這是無可替代的,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抹綠洲,雖然微小,確是幸福。
當(dāng)記錄小確幸成為一種習(xí)慣,就會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不自覺地主動地做一些微小而確定的幸福。例如我會主動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會給陌生人指路,會仔細品味飯菜的味道。
概念
“小確幸”一詞的意思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現(xiàn)代漢語。小確幸的感覺在于小,每一枚小確幸持續(xù)的時間3秒至一整天不等。
來源
小確幸源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后》(《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后》),該書是八十年代雜志專欄文章結(jié)集而成,純粹是短篇散文,薄薄的散文集每篇都配著安西水丸的開頁插畫。
《蘭格漢斯島的午后》輕松得讀完都能馬上忘記,其中一篇叫“小確幸”,就是說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哪些是“小確幸”呢?很多事物都可以,只要用心去體會就可以。在文章中,村上說他自己選購內(nèi)褲,把洗滌過的潔凈內(nèi)褲卷摺好然后整齊的放在抽屜中,就是一種微小而真確的幸福。
自己的小確幸
可以是一頓很好吃的午餐;可以是搶到一篇萬維鋼老師的專欄;可以是讀到朋友寫的故事;可以是與笑友聚會;可以是有一個可以嘗試的機會;可以是確定了新年的目標;可以是確定這個機會不適合我;可以是人事的一次表揚;可以是一次當(dāng)眾的主動發(fā)言;可以是幫助陌生人指路;可以是獲得一筆沒有想過會回來的錢;可以是給自己買的一份保險;可以是回家前,做一些無意義的事;可以是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可以是收到很多專欄留言被選為精選留言;未完待續(xù)……
幸福之路
幸福似乎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是真正獲得持久幸福感的人很少。主要是由于邊際效應(yīng)的存在,導(dǎo)致吃第八個饅頭的幸福感遠遠小于吃第一個饅頭的幸福感。
以下是古典老師對于幸福的總結(jié),供大家借鑒和學(xué)習(xí):
幸福是一種基因,也是一種未來越來越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50%來自基因,10%取決于環(huán)境,還有40%可以通過習(xí)得行為獲得——幸福是一種可以習(xí)得的行為習(xí)慣。
每個人都應(yīng)該開始學(xué)習(xí)、練習(xí)這種行為。 未來時代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修煉變得更幸福。
最后,祝愿大家能夠在實踐中獲得持續(xù)的幸福,內(nèi)心的寧靜和安詳。
幸福源于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