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史入童心,紅色基因育新人
——“深思細悟學黨史,篤行實干擔使命”實踐團入高村小學宣講黨史
(本網訊通訊員 陳慧昌)為引導少先隊員們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重溫歷史崢嶸歲月,厚植愛國主義情懷。7月15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學大學材料學院“深思細悟學黨史,篤行實干擔使命”實踐團來到焦作市修武縣高村小學,采取豐富的學習形式,向孩子們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
實踐團成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分階段做了精心準備了三堂“黨的知識”的學習課,他們運用教育智慧,使少兒“黨的知識”更加貼合實際、更加多元化。課堂上,隊員們通過文稿演示、歷史圖片、歷史故事、視頻、動畫等學習方式,以“童心向黨·‘犇’騰向前”為主題,向學生們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不斷走向輝煌的光輝歷程。萬里長征、百團大戰等一個個鮮活的革命故事,李大釗、董存瑞、楊根思等一個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王二小、雨來、張嘎、海娃等一個個視死如歸的抗戰小英雄,引起了同學們的深刻思考和廣泛共鳴。隊員們用豐富的教學內容生動再現了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崢嶸歲月,學生們興趣盎然,聚精會神地聆聽黨的輝煌歷史,并積極與實踐團成員互動。
另外,隊員們通過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片向孩子們展現了從國共合作到新中國成立階段,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歷史軌跡。影片借助“中華兔”的形象,講述了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等歷史事件,展現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斗爭史。令在場學生們笑中掉淚,亦學亦思。觀影過程中,孩子們被中國軍人百折不撓、不畏艱難的精神深深感動。
隨后,該實踐團成員們通過講解毛主席的《七律·長征》這首氣勢磅礴的詩為在座的學生講述長征故事,結合“長征的起因,長征途中的故事、長征精神”三部分,隊員們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長征途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通過一個個艱苦感人的故事,向同學們講述著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長征精神。
接著,實踐團成員還教孩子們用畫筆勾勒紅色印記,用色彩點燃愛國情懷。在場學生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用鮮艷的色彩完成主題鮮明的繪畫作品,表達了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與敬仰,描摹出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描繪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孩子們通過此次的“繪黨畫·頌黨恩”活動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紅色洗禮,培養了更加深厚的愛黨、愛國情懷,堅定了“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他們手里拿著自己的畫作,高呼對祖國的熱愛,歌頌對黨的恩情。
課程尾聲,實踐團成員開展“四個一”活動,給學生們布置課后作業,組織學生“讀一本紅色書籍”、“唱一首紅歌”、“看一部紅色影片”、“講一個紅色故事”,讓孩子們真正做到“知黨、信黨、愛黨”。黨史課后,全體學生匯集到國旗下,齊聲高呼“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稚嫩而高昂的呼聲響徹整個校園。一個個堅定的眼神,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見證著祖國的強盛,在大家對黨深情的告白中,紅色的種子浸潤童心,完美詮釋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活動結束后,“從這堂黨史教育課中,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不僅要學習好文化知識,更應該學習和了解黨史,因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生邱子旭如是說。其他同學們也都紛紛表示,通過黨史教育課,學習了黨的發展歷史,了解了很多感人故事,更加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革命先烈們的高尚品質將鞭策著他們不斷努力學習,為將來報效祖國鍛煉本領。
本次宣講活動,加深了小學生對黨的認識,堅定了少先隊員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實踐團也感悟到不懂歷史的人沒有根,淡忘歷史的民族沒有魂。黨史學習教育從娃娃抓起,指引孩子們童心向黨,讓他們樹立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紅色基因。黨史進校園活動指引著孩子們銘記歷史,從歷史中汲取了奮進的力量,決心將“紅船精神”的“首創、奮斗、奉獻”、“長征精神”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傳承下去,爭當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