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
寫這樣一封信,不知道該怎樣開頭,不知道該怎樣結尾,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在家的時光,原以為會很久很久,然而時間一晃,我離家整整兩年,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想我嗎?我很想你們!
這些天,我時常想起家門前那條上學和放學我必須走過的小巷,聽見風聲或蟬鳴。我甚至能想到那道墻,碎磚頭壘的,風可以吹落磚縫間的細土。爸爸是不是又要開玩笑,要說我也老了,竟然開始回憶了?您經常用“也”字,因為您覺得你也老了。媽媽說我長大了,您怎能還不老?所以媽媽開始喊你“老頭”,其實我不想你們變老的,祈禱時光慢些走吧!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玩秋千,爸爸就在家里給我做了一個。這可真是小公主的待遇!看著秋千,我那叫一個感動。可是,親愛的父親大人,您還記得嗎?您做的不夠結實,推的力氣也太大,我掉下來了,疼的我忍不住流下眼淚。這可真是我“坑爹”,爹“坑”我。我和爸爸都很搞笑,真正嚴肅的人是媽媽,所以那次,我們倆都挨罵了。
我來天津之前的一天清晨,具體哪天忘了,媽媽抱了一叢棉花。您怕我一個人在外冷著自己,要給我做一床厚棉被。新鮮的陽光金雨般斜打在棉花上,滲進疏松的縫隙中,折射出刺眼的金光,像一叢叢金針。那一刻,它就在我眼前灼然怒放,百媚千嬌。盡管以后的路還很長,但我無比堅信,再也沒有人比媽媽愛我。我說:“有暖氣,不冷的”。“你一個人住,冷清。”媽媽,我覺得您主要是心疼我一個人離家在外。終于,我一個人嘗夠了冷清,那床厚棉被一直燙在我心上,我能聞到陽光的味道,感受到媽媽的溫暖。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用到此處也是合適的吧。媽媽的愛尋常而樸素!
爸爸媽媽:我們兄妹幾個都不在家了,院里那把躺椅還有人搶嗎?估計上面都落灰了。昨天我們兄妹幾個才通了電話,竟然在電話里爭搶下次回家時躺椅的所有權。我們還是像個孩子,玩不累、玩不夠。不過,我是懂事了,下次回家不給他們搶啦!
“時常”兩字不能形容我的思鄉之情,得用“常常”。真的是常常夢到田地里的那條小路,一閉眼好像能聞到小草的香氣,這心情真是太真實了。因此每次回家,在處處蟲鳴的午后,在鳥兒歸巢的傍晚,特別愿意騎輛小車,到田野走一走,在大樹旁靠一靠,在草地上停一停,愜意!
我寫這封信的時候,是晚上,我倒覺得夜幕下更有心情。什么心情?想你們的心情啊。我想告訴你們:在我悲傷時,你們是慰藉;在我沮喪時,你們是希望;在我軟弱時,你們是力量。你們總能讓我躲風避雨,又為我開闊眼界,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秋風漸起,家里的菊花又開了吧?我渴望“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夜已深,月高掛。我暫時擱筆。
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
? ? ? ? ? ? ? ? ? ? ? ? ? ? 愛你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