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天工作繁忙又要帶孩子的情況下依舊連滾帶爬地參與“分身術訓練營”,因為機會太難得,怎能放棄與敷衍?時間好快,今天從報名成功已經是第4天了。今天的核心學習任務是課程——《換個視角看情緒》。
學習筆記
學習目的:了解小我的生長原理并理解怎么處理情緒,最終通過聚焦觀察情緒來訓練分身術。
分身術法則
靜觀其變
案例-踢貓效應
在以前我也常常容易受他人消極情緒的影響,于是壞情緒就像流感一樣傳染。而這個踢貓效應形象地展示了消極情緒的強大力量。
關鍵點來自小我的奔跑,控制不住。但小我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受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形成的。小我是基于恐懼形成的自我。而小我這只最初的小狗卻會成長,任何一次負面情緒等都會喂養他,讓他可能長成一只大象。小我這頭大象比理性的我要快6秒鐘,但就這6秒鐘要是把握不好就容易被小我控制,HOLD不住這頭大象了。
常見情緒
生活中我們的情緒主要可以分為怕兩大類,愛這一大類是正面的,而怕都是負面的。情緒本身是一種能量,如果和理性不一致,會內耗,會不舒服。
判斷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是看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看他的情緒是否產生內耗。
——易仁永澄
情緒處理流程
首先,分身,用理性的我傾聽小我,接下來理解想說什么后去調整,最后行動。
任何負面情緒背后都有正面的積極意義,任何行為背后也都有正面的積極意義,只要找到它,就能變得很好。
憤怒,給我們力量改變不能接受的情況。
失望,分為兩類,一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好,二是企圖控制他人失敗。問清是對誰,對自 己,希望自己變成什么樣子,對他人,他人為什么要和你一樣?
焦慮,事情很重要,你需要額外關注和照顧,但你擁有能力或資源不夠,趕快尋找資源。
悲傷,你要從失去中獲得智慧,去珍惜你當下所擁有的。
痛苦,升級你的人生,誰痛苦誰改變。
糾結,澄清自己的定位和對價值的判斷。
委屈,小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投射在現在,你需要成長了,你要肩負起責任了。
后悔,讓失去的失去,思考下一次你的改變方向是什么。
壓力,要么承載它,要么等一等,要么退一步,重新準備。換個方向,壓力會讓你彈到更高,你正生活在恐慌區中,說明你要升級了。有壓力說明你生活在恐慌區,你要升級了。
覺察的四個階段
分身術就是用來提高覺察的層次的,從不知不覺到后知后覺。在后知后覺階段,我們經常會被情緒困擾,因為認知已經跟上了,但是行動跟不上,所以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這些要經過刻意訓練才能逐步提高。
啟發
1.出現負面情緒,冷靜冷靜再冷靜。
2.處理情緒,與自己對話,了解小我。
3.從小我的情緒中看積極的一面。
4.過往的一切,發現他們的積極意義,讓其成為財富。就像有位大哥曾經說過“苦難是一筆財富。”
5.積極主動去改變。
曾經的我
以前,我常常有各種負面情緒,看到老公的言行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我失望;看到孩子學習不自覺,我生氣;工作頭緒繁多,我焦慮;對孩子發脾氣后又后悔……很多的負面情緒。有時候,我聽音樂來處理,有時候有吃東西來對抗,有時候傾訴,有時候看電視或睡覺轉移注意力,可是這些要么收效甚微,要么只是消極地讓這種壞情緒過去,讓小我這頭大象不再持續長大,但卻對以后的生活不會起到多大的引導作用,我還會再次陷入這樣的情緒里。
現在的我
如今,從前天開始我就在刻意地練習自己積極主動的覺察自己的語言和情緒,比如,當我看到孩子穿著雨鞋依舊把褲子弄濕的時,本想發怒,但我告訴自己發怒是無能的表現,于事無補,因此我心平氣和地問孩子是怎么回事,結果他自己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在操場的水里玩了,說以后不會在下雨天亂跑了。當昨天電腦出現故障今天上午沒法使用它工作的時候,以前我會焦慮,可是現在我想,焦慮只能讓自己心情不好,還影響其他人,電腦也不會自己好,于是自己問度娘,又請教同事,最終和同事一起排除故障……總之,訓練營的學習已經在慢慢地改變著我,以正向的、積極的心態和思維去面對一切。
我在改變,走向更好的我,我還在路上!
謝謝永澄老師!
自我覺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