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莽莽”是川滇方言,意為“吃飯”
我爸常常叮囑我說,出去不要亂吃東西,特別是雞爪,千萬不要吃。
因為工作原因,他見過被查獲的走私的成噸的雞爪,場面蔚為壯觀。
“為什么這些人喪心病狂到雞爪都能走私來掙錢?”
“因為,這玩意兒老外不吃啊,只有中國人會吃。”我爸悠悠地回答說。
好像確實是這樣。
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了,中國人發掘食物的能力有多么卓越,連外國人視為廢物的雞爪,都能在中國人的餐桌上,變化出精彩紛呈的花樣來。
啃了那么多的雞爪,掰著指頭數一數,你能說出幾種呢。
而我能說出來的,當然大都還是還是來自云南的爪爪啦。
最開胃·舂雞爪
舂[chōng],意為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使破碎或去皮殼。
漢族或其他民族用石臼舂年糕,舂糍粑,而傣族多用木臼。
他們和東南亞國家的民族相互影響,把“舂”文化玩到了極致。
傣族小吃中,“舂”字輩的兄弟就有:
舂洋芋
(晚飯剛吃完,嘻嘻)
舂木瓜
舂牛干巴
當然,今天的主角是舂雞爪。
傣族人先將洗凈的雞爪煮一段時間,?涼后用木臼搗碎。
然后將小米辣,大蒜等佐料搗碎,取大芫荽、西紅柿切碎,胡蘿卜切絲,最后將佐料和雞爪拌勻,擠入檸檬放調味品調味。
雞腳煮的時間不長,所以只是去生,肉的彈性依然很好。
舂雞爪延續了傣味酸辣的風格,味道清新但又辣得人直流鼻涕,非常開胃,越吃越想吃,越辣越停不下來。
與濃墨重彩的鹵味雞爪相比,它能算上雞爪界的一股清流了吧。
最解饞·烤雞腳
建水這個地方,我至今沒去過,但我家樓下那家建水雞腳王燒烤店,我已經數不清楚光顧了多少次。
建水燒烤算是云南燒烤中一支實力強勁的流派,以龍船茄子燒豆腐聞名,但其中翹楚還是烤雞腳,每一家買燒烤的店,都以雞腳王冠名,滿大街的燒烤店,真的是誰的雞腳烤的好誰就能稱王。
烤雞腳通常被當做夜宵,夜幕降臨的時候,一條街上的商家就把他們腌制了一天的一大盆雞腳搬到門口,上火烤制。
燒烤的煙霧在小哥手中的扇子下扶搖直上,夾著香味伴著微風,非要勾引路過的行人買上幾串雞腳不可。
我最喜歡在夏天的晚上,邀三五好友光臨雞腳王,點一盤子雞腳,捎帶幾個小菜,邊啃邊胡侃,風吹著我的腿子,膀子,涼爽又安逸。
手中的雞腳烤的焦脆,內里的肉又是軟糯的,味道早已腌制得入骨,稍來上幾只就已經解饞極了。
最滿足·降龍爪爪
不是入口即化的爪爪,不是好爪爪。
首先我向降龍爪爪道歉,我覺得它很好吃,但是老是記錯它的名字。每次我跟田可樂說:
“哎呀那個龍門爪爪真的好好吃!”
“老鐵,人家叫降龍爪爪。”
那天我和田可樂去本部門口的園西路吃飯,她遠遠看見一家店就兩眼放光,
“啊!那是全重慶我最喜歡的爪爪!”
降龍爪爪的雞爪有三個口味,鹵味,老火鍋味,冬陰功味,田可樂說她最喜歡老火鍋味。
這家的爪爪一份十塊錢,三個爪,適合邊走邊啃。
爪爪都放在砂鍋里燉煮著,從砂鍋里撈出來遞到你手上的時候,爪爪還是熱乎乎的,連著原汁的湯水。
我不騙人,真的一抿就化了。遺憾的是,冷了以后,口感就不如熱騰騰的時候好了,味道也沒有那么濃郁。
26°的天,我們一邊流汗一吃串串,田可樂右手舉著一個爪子,跟我說降龍爪爪的故事——
就是重慶兩個男的,大學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一個就跟另一個說:
“我們去賣吃的吧!你最喜歡吃什么?”
“雞爪啊”
“那我們就去賣雞爪吧!”
然后他們就開了降龍爪爪,媽喲,火爆慘咯!
圖為排隊買龍門爪爪的人
雖然她給我講的故事省了很多當事人創業的艱苦,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讓我感覺到了重慶人的那一種樂觀的態度。
能把一只雞爪做得讓人吃出幸福的味道,制作它的人也是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吧。只做雞爪,還能把雞爪做得這么好吃受歡迎,這也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業啊。
下次再去園西路,還要嘗嘗別的味道的爪爪!
好餓!好想啃雞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