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重新開始寫作,認識了一個又一個既閃閃發亮牛X轟轟又勤奮努力筆耕不輟的大人物。因此也常常會感到既榮幸又自卑。之前讀書都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寫的文章也是類似日記一樣的“我我我”式無聊沒營養。在努力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也回顧了一下以前讀過的書,推薦幾本比較喜歡的,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1、《霍亂時期的愛情》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一部長達一生的三角戀。有評論家精辟地說:“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小說窮盡世間愛情,洞穿愛情真相,充滿了對生活的思考。
小說以回憶、死亡、愛情為主題,暗含豐富的哲理,充滿人性的光輝。老實說起初我非常不認同小說傳達的主題,難道女主角最終答應和男主在一起是因為他那漫長至五十一年多的等待嗎?反復讀了又讀,愛情應該拋開世俗的認同感:和諧,(看上去)幸福,匹配。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人在一起是輕松快樂的,沒有壓力。
但這本書也是讓我打開了傳統思維。我是那種“沒見識”的保守派,很多事情喜歡以“我以為”來做判斷。但其實應該不是這樣。這個世界不是以我們想象中的模式在運轉,更何況愛情、死亡。它們是自由的,同時,也是哀傷的。
小說以死亡開始,倒敘穿插講述這段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曠世絕戀,充滿了自尊與哀傷。卻是偉大的,不可超越的。
2、劉瑜《送你一顆子彈》
買這本書的時候是14年,當時我被上司壓迫,每天非常焦慮。想找一些書緩解心情,調節情緒。就在網上下單了一些書。因為很多人推薦,我以為這又是那種快餐書,個人隨筆的暢銷書,但翻開就再也無法放下。作者劉瑜的文筆詼諧有趣,果然是非常放松,卻又引發深思的一本書。讓你從固有的思維里調出來,想“欸,原來這件事還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的眼前一亮感。作者劉瑜又是學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劍橋大學任教。現就職于清華大學。
“人渴望被承認,也就是別人的目光,但是同時,當別人的目光圍攏過來的時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獲得承認和追求自由之間,有一個多么辯證的關系。”
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炫耀自己的學識,不拘泥于學術,以平和親近的故事來講述意識流上的觀念。非常有趣,非常可愛。同樣還有劉瑜的《觀念的水位》,也推薦你讀一讀。
3、《做出好決定:理性掌控工作與生活》 作者: [美]斯蒂芬·P·羅賓斯(Stephen P.Robbins)
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會因為自己生活一團糟的時候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問題。這本書給了我答案。與《溝通的藝術(插圖修訂第14版):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一樣,書籍一開始就會給你一些關于自我認知的測試,從而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與愛好。
我本身就是比較感性,比較容易沖動的人,作出決定之后往往對壞的結果歸結為“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作者寫道:其實運氣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運氣很大一部分就是正確的決定。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你生活的質量取決于你決策的質量。
而良好決策的基礎就是理性。因為決策需要邏輯,精細的分析,仔細搜索最充分的材料——而不是憑借感覺或者經驗。
真的有一種豁亮的感覺。
做出決定帶來的后果,往往存在延遲,而最后的結果不管好與壞,是我們在當時所能作出的最理性、最優質的決策。
書中后期作者給出了大量的建議,提高我們做出好決策的能力。
4、《成功心理學:發現工作與生活的意義(修訂第5版)》作者:[美]丹尼斯?韋特利 / Denis Waitley
最近頻頻和木老師陷入對峙局面。原因無非就是一些享受與打拼的小事。他辭職在家,想整頓休養一段時間,然后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我卻拼命催他先把房子定下,之后拼命賺錢。
讀這本書的時候,前面自我認知測試題問:你認為什么是成功?我填:快樂。而怎樣得到快樂?我寫:實現個人價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空閑時間與家人呆在一起。
我問木老師,他的回答與我一樣。那么既然了解自身觀點,為什么還要步步相逼?為此我向木老師道歉,我們和解。說到成功,其實是一種心理,有人認為成功是快樂,有人認為成功是擁有金錢。丹尼斯?韋特利 / Denis Waitley 在書中寫:成功意味著一生的個人成就。
而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幫助我們分析如何獲得我們自身認為的成功。書中給出了大量的習題實驗幫我們認清自己的心理,告訴我們影響成功的因素,成功路上的阻礙以及克服阻礙的方法。《成功心理學》幫助我們克服思維局限,認清自己,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又強大的自律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達到目標,實現成功。
5、《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
提起《我的阿勒泰》相信喜歡讀書的朋友都不會陌生。也是在14年,晚飯后出門散步,逛到書店,看到這本書,翻了幾頁就被李娟的文筆深深吸引,毫不猶豫買了折回家去讀。在李娟的筆下,一草一木皆有了生命,有了靈性。自然流暢,天真率性,她筆下的一切看起來都充滿活力,好像她的人也是如此。在我們看來悲苦的生活從她的筆下緩緩流出卻是生動的。
只有像李娟這樣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著裁縫、賣著小百貨,懷著對生存本能的感激與新奇,一個人面對整個的山野草原,寫出自己不一樣的天才般的鮮活文字。——劉亮程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讀過什么書,都含在氣質里。在如今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生活的很浮躁。閱讀幫你理性思考,放慢生活,聽一聽內心的聲音。或許不能帶給你立竿見影的效果,卻于無聲之中給你帶來幫助。這就是閱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