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完《浮生六記》,感動著沈復與陳蕓的一段恩愛悲歡。
? ? 沈復,字三白,清乾隆年間蘇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父親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爾后家道中落。家計清貧,有段時間甚至是饑寒交迫,他和妻子陳蕓卻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們吟詩,作畫,郊游,聚友,興趣昂然。而后來,終于因為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最終天人永隔。
? ? 翻開《閨房記趣》,沈復描繪了一個清麗靈秀的女兒形象:“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這是他年少時初見陳蕓的情景。那夜,蕓給他吃自制的小菜暖粥,正待吃時,蕓堂兄擠身而入,戲謔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給,原來是專門給你夫婿準備的!”呵呵,當時沈陳二人就臉紅了。
? ? 此后便是兩人成親,一段最幸福美好的時光。他們的愛情并不驚天動地,也非曠世絕戀,更非千古名唱。布衣蔬食,日子過得清寒不易,蕓默默的擔負很多東西,居然還能過出溫暖、風雅的味道來。
? ?夫妻飲茶談詩論詞,蕓曰:“杜(甫)詩錘煉精絕,李(白)詩瀟灑落拓;與其學杜之深嚴,不如學李之活潑。”
? ?夫妻二人同去親戚掃墓的山中,蕓撿回一堆青苔紋白石,拿回家,在宜興長方盒中疊成一座假山峰,自己動手種植白萍,石上植蔦蘿。到深秋,巖間蔦蘿懸壁,水中白萍大放。
? ?書樓夏天太曬,蕓用數根黑柱橫豎搭錯,中間以舊布條裹縫。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錢。
? ?沈復和朋友于外觀花,發愁飯菜冷熱。蕓靈機一動,從城中雇來餛飩擔子,推來烹茶暖酒熱飯。大家都說曰:“若非夫人,一定不能這么盡興。”
? ?夏天荷花初開時,蕓用小沙紗囊,撮少許茶葉,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來泡茶。
? ?難怪林語堂先生極力地贊美陳蕓,說她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
? ?沈家的家教禮儀很嚴肅的,父母,兄弟媳婦都住在一起。初始,蕓處處小心翼翼,終于因為封建禮儀家教所不容,身體衰弱,家人厭煩,她不得不悄悄隨友人去鄉下調養。而這一去,她竟病愁難融,終客死他鄉。沈復從此綿綿此恨,竟無盡頭。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