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陣子去電影院看了拉斯·霍爾斯道姆的新作——《一條狗的使命》。朋友當時和男友吵架,急需一個情緒發(fā)泄口,這部據(jù)說非常催淚的動物題材電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果然,我兩哭得稀里嘩啦的,一卷紙飛快用了三分之一。
如果要給這部電影貼個標簽,我的答案是溫情。影片以狗的視角展開,講述了萌寵貝利的四生四世,比寒假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多輪回了一世,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其為人狗情未了。
第一世貝利陪伴小男孩伊森長大,并幫他攻下女朋友,最后老死;第二世,貝利變身警犬,在一次拯救人質(zhì)過程中不幸中槍犧牲;第三世貝利的主人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的黑人女孩,貝利再次充當紅娘,幫她與男朋友牽線;第四世貝利遇到一個不負責任的女主人,它的小半生都是被拴在荒廢的院子里度過的。好在被拋棄后,它通過熟悉的氣味再次回到舊主伊森的身邊,“過了幾輩子我終于又遇見你”,看到大屏幕上貝利欣喜深情地凝望著此時已頭發(fā)半百的伊森,我潸然淚下。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于它雖煽情,但又不過分悲傷,淚點之后總是緊跟著笑點,讓觀眾的情緒不至于過分極端。再者,貝利截然不同的四輩子讓大多數(shù)觀眾都能選擇其中一段對號入座,共鳴度大大提高。
二
當貝利從昏厥中醒來,它模糊地看見小伊森興奮地大叫起來:“媽媽,它醒啦!”伊森把它抱在懷里奔跑時,貝利滿足又得意地想著:“我養(yǎng)了個小男孩。”畫面既溫馨又搞笑。從伊森的幼年到青年,貝利也的確宛如一個盡職盡責的小父親,時時刻刻跟在他身邊,一起奔跑,一起玩球,一起戀愛,甚至還在火災中救了他一命。
“若我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貝利的想法很簡單。
可是伊森的世界除了貝利,還有很多重要的事,例如上大學。
“人類真復雜,為什么要做狗都不明白的事情,例如:離開。”當伊森開車駛向遠方時,貝利疑惑了。它撒開腿奮力追趕前面越來越小的伊森,車輪揚起的泥灰在陽光下飛舞。
念小學時,我也養(yǎng)過一條狗,是一條土狗。因為這份經(jīng)歷,時至今日,我仍堅持,土狗才是最可愛最有靈氣的狗。
我的小土狗也有一個土土的名字,叫福貴。福貴剛來的時候,還是個奶娃娃,許是在老娘那搶奶比較厲害,它長得圓滾滾的,一雙黑溜溜的瞳孔總是好奇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可愛極了。平時放學回家,大老遠就能看見它從那條熟悉的小路上奔來迎我。雙休日它就跟著我到處溜達,活像一個小保鏢。
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了福貴陪我的第五個年頭。這年,因為父親工作調(diào)動的原因,我們?nèi)冶仨毎崛チ硪粋€城市。火車上不能帶狗,當時我們都是這樣認為的,至于火車上到底能不能帶狗,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是很清楚。于是,福貴被我們理所當然、無可奈何地拋棄了。
那天下著雨,我和家人一起坐在面包車上,準備出發(fā)去火車站。發(fā)小來送我,撐著傘站在車外看著我不說話,我也看著她,不說話。相識七年,離別的時候照理說應(yīng)有眼淚作陪。我努力試著醞釀情緒,卻一點悲傷的感覺都沒有。
突然,福貴闖入我的視線中。它的肚子鼓鼓的,下垂得厲害,不久就要臨盆了。今年,它會生幾個小寶寶?它也會和我看到過的流浪狗一樣,在那堆得高高的廢柴空隙里躲避風雨嗎?那群可惡的男孩會不會偷走它的寶寶?它會一整天找不到食物嗎?眼淚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鋪滿了我的臉頰,福貴靜靜地站在車外,望著我,眼里有道不出的悲傷,這次,它沒有像往常一樣企圖跳上車跟我們一起走。
“人類真復雜,為什么要做狗都不明白的事,例如:離開。”福貴當時一定也是這樣想的吧。
“對不起,對不起……”車子開動了,兩滴眼淚無聲落在我的嘴唇上。窗外福貴模糊地往后推著,我嚎啕大哭起來。媽媽安慰道:“哭什么啊,朋友以后又不是不見了。”她傻傻地以為我在為離開朋友傷心呢。
人生進行到現(xiàn)在,讓我懊悔痛心的事有兩件。一是明知買駕照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我卻沒有鼓起勇氣阻止父親。后來他在去交易地的路上遭遇車禍身亡,我陷入無止盡的痛苦與自責中。第二件事就是當年無情地拋下福貴,之后每每在街上看見流浪狗,我都會為它買上一點吃的,同時奢望著遠方的城市里也有人能為我的福貴停下腳步。幾年前,我曾經(jīng)回去找過它,以前的鄰居說,幾個月前就沒見著它了,不知道跑哪去了。
也許,這個遺憾,注定是要留一輩子。
電影的最后,已輪回三世的貝利用他們最默契的接球游戲讓伊森知道了它就是當初的貝利。伊森既感到不可思議,又激動喜悅到極點。他們站在綠色的田野里,好像又回到了當年。
“貝利!貝利!貝利!”
“汪!汪!汪!”
我也好想,“福貴!福貴!福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