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兒清閑,難免思維奔逸,看了篇<引發關系痛苦的原因:國人缺乏乏界限感>,就忍不住要辨叨幾句。作者的大意是說: 我們要分清自己的事和別人的事的界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別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應該干涉,并舉出兒女婚戀、高考報志愿父母越俎代庖,兒女成人卻依托父母結婚買房,批評國人界限感模糊,從而造成關系成為一種痛苦的糾纏,呼吁人們要守住自己的界限。其實理兒沒錯,就是有些脫離實際,或者說以偏概全,在我看來不全對。
? ? ? ? 人,個體之間是獨立的,思想、生活、環境都不一而同,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要分清你我他,就像教育孩童別人的玩具不能搶,這時的界限感是單一的可控的。但同時人,作為社會一份子,他是依靠團體才能存在,有家人有同學有同事,有親情有友情,這時的界限感是交錯的混淆的。頭腦冷靜,做事有分寸,講理懂法,對自己的事用心盡力,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心就是有界限感嗎?別人,就是除自己以外的人唄,陌生人和親人,罪犯和人民都可一言以蔽之嗎?搶劫殺人、跳河自盡、鰥寡孤獨、棄嬰殘障、天災人禍......不是自己的事都大可睜一眼閉一眼,圖個六根清凈?想必作者也不是這個意思,認為有機構有制度有專職管理,但世上事總也有法管不了的,有不等到繩之以法尚有挽救希望的,有需要拉一把推一下就會天上地下的,這就需要社會的情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傳遞溫暖傳遞希望。
? ? ? ? 中國是人情社會,雖也滋生出拉關系網、打親情牌、顧情不講法的詬病,但誰都離不開情這個字,溫情的傳遞、親情的延續、友情的蔓延都會讓人心里暖暖的。過年人口的大遷徙,走親訪友的相互拜年,婚喪嫁娶的白喜事都是中國傳統風俗中情的表達,你只有融入進去才會感到其中的甜蜜,盡管免不了盤根追底的啥時候結婚、考多少分、掙多少錢,但無形中表明問者和你的親近和關心。
? ? ? 胡里八說的寫了這么多,其實只是想說明,界限有,但要適控,別顧此失彼,愛自己更要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