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此去三千里,常是異鄉(xiāng)人。
01
1909年,德國一位名叫理查德·斯爾曼的教師主張青年人走出校門,親近自然。他說:“所有的男孩女孩都應該走出校門,參加遠足,留宿青年旅舍。”青年旅舍的概念因此提出。1912年,世界上第一個青年旅舍在德國一個廢棄古堡Altena中誕生,從此普及開來。
近年來,旅游業(yè)大肆發(fā)展,青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它在絕塵的光陰里成了青年人的聚集地。至今,我每到一個地方,總會找個好點的青年旅舍住。不為別的,只為這種地方能給我一種“江湖”的感覺,這也每每讓我心欣喜。
這種地方,沒有人在意你從哪里來,沒有人在意你的名字、年齡、職業(yè),只是單純的覺得你順眼了,便過來喝一杯。等到分別的時候,誰也不必挽留,揮揮手,各自上路。
02
走過這么多地方,住過的眾多青年旅舍中,我總會想起自己在杭州木蘭道的歲月。
那是一幢帶走江南風格的別墅,藏于靈隱寺旁、白樂橋上。它在某種意義上秉承了靈隱的毓秀。木蘭道的院子里,有著兩棵樹齡數(shù)十年的丹桂,丹桂花開,不留空隙,一夜世界就換了顏色。
最愜意的享受是在樹蔭下捧一本書,添一杯香茗,一坐就是一下午,仿佛時間都在這刻停留。頭頂依舊是藍天白云,更遠的天邊仍舊有從遠方歸來的客機劃過的痕跡。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
這里留給我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慵懶的時光和無知少年的自然醒,而是山中的清晨伴隨著晨曦聆聽各種鳥兒的歌唱,由遠及近,聽著聽著就醒了。我承認這種感覺是我在其他地方從來都沒有過的歡愉。
03
在這寒冷的冬夜回憶起夏天,彷如隔世。
我不記得那時的我有多自由,那時的天有多藍,藍得能看見一座城市風起云散的變化。
我只知道,從杭州回來,我?guī)砹艘簧韹故斓臍⑷思记桑瑹o奈的是再也湊不齊玩游戲的人。空有一身本領,卻又無可奈何。像極了西游的悟空,空有七十二變,卻又救不出師傅的無奈。這種感覺,終歸是落寞的。或許在這一刻,我讀懂了自己,真實而不做作。
現(xiàn)在的我還會突然發(fā)呆,我還是會想起那時候水墨丹青的木蘭道。在行走中我們失去了很多,失去的往往又都成了財富。
青旅,它在本質上延續(xù)了千百年來中國的客棧文化。南北過客,詩酒年華,高談闊論,舉手投足間,夜雨剪西窗。新時代的背景下,江湖兒女混沌于紅塵,異國他鄉(xiāng)的旅程中,唯有這樣的地方還能續(xù)上一脈人性中的古意,木蘭道恰是這樣。
04
這世界,離別有千千萬萬種,為你也可以千千萬萬遍,可是再見卻顯得蒼白無力而又那么得遙遙無期。
在木蘭道,我有著很多回憶:
裝扮文藝的大廳里,就著昏暗的燈光,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樣,拿起吉他,手鼓,一唱一和。從海邊到草原,從日暮到黃昏,從遠方到詩,不間歇,不停留。有時我們也會說起民謠里的愛情——活在民謠里的愛情好看得讓人落淚,可惜給不了天長地久里的一粥一飯……
木蘭道的大廳,像極了舊時江湖中的客棧大廳。你永遠不知道坐在你身邊的人,有什么樣的人生和經歷,但圍成一圈,游戲開始,故事講起來,有人哭有人笑時,你便知道,誰都是平等的,也沒有世俗間所謂的上下等之分。到了第二天,大家相互告別,從此相忘于茫茫江湖,成為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人,成為彼此生命里的遠行客。
05
心中有花園的人,不必去追高山上的風。要相信時間,有些執(zhí)念如果真的回應,那便是征途中某個瞬間,被命運賜予的恩寵。所以認真一點就對了。
把與眼前人每次的相見,都當做做后一次,是對歲月,對緣分最好的尊重。那么即便離別到來,我們也能釋然地說一句: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