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十九天,2017年就結束了。回想這一年,目標完成幾何呢?
大多數人好像是把農歷新年作為一年的交替,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還不用太焦躁。讀書的時候我也是這樣,這會應該正在準備期末考試,等放假。不過工作后,因為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負責,見了更多人看到更多事,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就習慣了按陽歷來算,因為再也沒有了寒暑假。
2017年初的時候,我在QQ空間發了一條說說:2017做好一件事,自律,更強地自律。
因為已經厭倦了自己訂一堆目標,然后完不成的情況,索性跟自己和解,先定一個小目標吧。其實自律不算一個好目標,因為太模糊了,雖然我把它放在QQ簽名檔,偶爾也會看到,但是也就是這樣了。倒是現在回頭來看,這個目標完成得還不錯。何以見得呢,因為我徹底不再需要“堅持”去做一些事情了。
堅持,總給人一種苦大仇深的感覺。熱得要死,要開風扇,讓你堅持一下;跑不動了,讓你堅持一下;加班辛苦,堅持一下;看不進去書,堅持一下······許一個美好結果,忍現在受罪過程。因為反人性,讓我們不爽,所以從開始到放棄遠多于走到最后。堅持來,堅持去,一地雞毛。
現在是什么態度呢,把要做的事情納入到了更大的框架,納入到自己人生的主線和夢想中。知道了這個事非做不可,知道了這個事不會馬上見效,知道了就是要受點苦留點血汗才能做成,也就接受了,然后心平氣和去做就好了。
以前看雞湯書,就講我們要問問自己的內心真得想要什么,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追逐夢想怎么會累呢。當時深以為然,但是那又怎樣,還是做不到呀,還是焦慮呀,然后還想著,書怎么會錯,都是自己的錯。現在想來,真是年少無知,天真可愛。
這些話當然沒有錯,但也只是正確的廢話而已。就像星座的描述,都是一些模糊共性的,基本上每個人都那么看自己。缺了從一元二次方程到微積分中間的步驟。
想著堅持的時候,是充滿情緒的,被情緒掌控的時候,當然斗不過我們幾百萬年的本能。但自律呢,是一種理性的認知在發揮作用,日日念,日日做,隨時都在強化。
變化始于下半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猛地叫醒了我。再加上接觸了一些新的圈子,認識了一些新的人,視野開闊了很多。我也不知道心理學上有沒有相關的理論,那是一種忽然開竅的感覺。仿佛以往一直積壓,潛伏,彼此隔斷的信息,忽然都通了,然后再看以往不能理解不能忍受的事情,忽然就覺得自然而然了。
還是從英語說起,之前一直零零碎碎在“學英語”,其實更像是維持著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而已。忘了是哪一天,忽然覺得應該加大投入,正好看到微信上推送一個英語閱讀課,也不貴,就參加一下吧,花錢買個提醒打卡的人(此處沒有廣告)。讀的是福爾摩斯的小說,情節抓人,后來每天那一點簡直不夠讀,我還自己上網搜了原著自己先睹為快。就這樣一百天一天沒落的跟下來了。后來的事情就像上了發條一樣,自己運轉起來了,學了Daily Dictation,學了EnglisPod,目前在跟讀階段,這些我之前都寫過了,不再贅述。目前書還在讀,前幾天忽然想也模仿計算機程序做個日志文件,于是就有了下圖的記錄:
堅持100天的事情我以前也做過,只是那時候真得只是堅持而已,100天以后,或者200天以后,還是斷了。現在我知道,我能持續做下去,啥時候會斷不知道,中間中斷幾天也有可能,但我知道我會撿起來繼續。S寫作都三階,持續1000多天了,我還遠呢。
另一件事就是閱讀了,這個是跟著成長會的一個早起讀書活動。我們一起讀完了《戰爭論》,之前的《國富論》我掉隊了,之后自己補上了,現在在讀《金融心理學》,明年還要一起讀《資本論》。讀這些經典,才叫暢快,信息密度大,不浮夸,涓涓流水涌心田的感覺。刷完《認識商業》,就不懼刷教材了,目前在讀《市場營銷原理》,一天一章,我知道我總能看完。
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一下子開很多書,現在同時在看的有七本書,攤子鋪的很大,像走鋼絲一樣平衡著,好歹目前沒有成坑,都在穩步推進。因為我知道,持續地去讀,總能讀完。
我明白了,人的各種欲望,滿足過才能最徹底的救贖,見過了繁華鬧市,經歷了人情冷暖,才從內心回歸平靜,有了一種歲月的淡泊。缺錢,就去賺,有了錢心里就踏實了;饞好吃的,那就去吃,吃過就放下了;心念那海那山那城那人,就出發,去看看。不要窩著克制自己,哈佛幸福課里說,要允許自己為人。越壓抑越積累更強烈的欲望。
如果我說一個人為了學自行車,搜集了各種材料課程,尋找各種高效方法,你一定會覺得傻,好笑。但是如果換成學英語,你我可能都這樣做過,每天都花時間在學習“如何高效學習英語”,但是就是不曾真的“學習英語”。期待中五百萬,起碼要先買張彩票呀,方法好不好,先堅持三個月呀。小時候學習騎車,難免摔倒,這個是必經的,學英語總要消耗意志,迫使自己持續做一段時間,這個也是必須的。學習其他的東西,應該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培養自律,依靠自律,但是培養自律本身,也是需要主動發力的呀。畢竟物理學我們學過,沿著力的方向運動一段距離,才能做功呀。初期的投入肯定是要有的,但是我們常常死在這黎明前的黑暗中。
明白了欲速則不達,對持續行動的結果有了一個預期,頭腦中也有一個框架性的認知,情緒也就平穩下來了,精力也就能集中在學習和行動上了。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持續穩定的輸出和進步。
我們不能通過學習如何學習學會學習,總要落實到具體的學科和知識。我們也不能通過想著培養自律就真得自律起來了,總要去做點什么,然后規律性地做下去,自然而然。切莫混淆了過程和結果,一味追求結果,卻不愿付出過程。
愿你也早一點打破堅持的幻境,早一點讓自律指導人生的航程。前路漫漫,不停下都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