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2月23日后宮團一共有44份小系統(光墓統計),我簡單分類了一下,通過看同儕的小系統,向高級的心理表征學習,并且可以激發我自己的小系統模型,我腦子感覺都是流程,就是沒有封裝。捂臉。
另外,我昨天查找小強的博客時候,也看到“小系統”這個詞,永錫老師上課講的:做事情靠系統,不靠感覺。這里面的系統是不是指的是由我們一個個小系統鏈接起來的大系統呢?我真是做過信息系統的人呢。
一、小系統分類
1.思考類
- 提高認知深度
2.知識管理類
3.技能類
- 左坨坨: 微信文章轉圖片二維碼
- 風雨陽光: 電腦軟件管理
- 如何閱讀(檢視閱讀、RIA拆書法)
- 太陽姐的 雙拼小系統
- 時間管理(日計劃等)
4.工作SOP類
- 人員招聘
- 信息系統實施
- 線下活動流程
- 大琳的:會議流程框架
5.生活類
- 體重管理
- 家庭理財
二、同儕的啟發
1.冒冒
看了伙伴們的小系統,最給我啟發的是冒冒的檢視閱讀小系統,因為之前我之前也計劃做我影像閱讀的小系統,他的系統結構和細節很都有照顧到,尤其是細節的步驟和流程上,我有很多沒有考慮到的部分,他都有提出來。
2.xiaolubobo
慧敏做的是一個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小系統,她列出了一分鐘可以做的事和五分鐘可以做的事的清單,非常有啟發,還get到一個關鍵字:碎片時間價值化。
3.光光
光光提到一個大家容易掉的坑啊:范圍不明確。所以我就在后面的小系統模板中加了這項思考內容。首先要知道自己做的XX小系統,XX的內涵和外延是啥。
三、我的反思
看完大家的小系統,我有個反思,小系統的概念是什么,為啥看大家的小系統感覺有的是大系統,有的也不是一個很可以流程化的事情,我好像看到的是目標或者說寫的是期待而不是流程系統。
小系統是個工具,就像思考模型一樣,小系統是執行模型。保證不管誰做這件事情,基本按照流程走下來不會出太大的問題(黑箱),這也是為啥企業要有SOP的意義吧。就像如果每家MUJI門店都長得不一樣,那還叫啥連鎖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