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條街道上的胡同口就地壘起兩個土灶,兩口海鍋里橫七豎八地煮著整只的雞鴨,幾個婦女正半跪在地上添柴送碳。炊煙裊裊升起,香氣四溢。
一輛農用三輪車“突突”地開到胡同口停下來,灶邊的婦女同車上下來的人熱烈地打招呼:“哈哈!早早地都來啦?”
這戶京郊的人家是要辦喜事了。簡陋卻紅火的場面讓人感覺普通人生活的溫馨與美好。
二
公交車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下來,窗外并排的是一輛大貨車,后敞廂里不是貨物,而是坐著滿當當的一車民工。
他們盤著腿、袖攏著袖子擠在一起,有的還戴著一個耳麥一樣的防寒耳罩,飽經風霜的面孔上并無愁苦之相,暢談、歡笑的開心模樣讓人覺得幸福、快樂與物質條件并無直接的關系。
三
“大寒”節氣里真的降下一場大雪,我和妻子帶豆豆到樓下看看。
沒想到好幾家早帶著孩子下來了,老幼十幾個人混雜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自嚴冬降臨,好久沒有看到這么多孩子出來,好久沒看到如此有生氣的場面。
孩子們與大自然的親近遠比他們與人造的玩具打交道更為開心,家長與孩子一同玩耍也遠比送他們去各種培訓班更受益。
現代人真的是被自己所創造的物質文明給綁架了!
四
我們在湖上劃船時被對面岸上的一處場景吸引了。
那是一處群眾自發組織的露天合唱團在演練。茂密的大柳樹下,指揮、樂隊一應俱全,男女和聲近乎專業,聲勢浩大,曲調悠揚。因為他們面向著湖,所以蕩舟的人們都坐在了天然的觀眾席上。我們和其他幾條船都不約而同泊在水中欣賞這岸上的歌會,宛如魯迅先生《社戲》里的情形一般。
悠揚的歌聲和湖光樹影融為一體,恍惚間這世間只剩下真、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