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顆向好之心,這個我信。這些年來為了變得更好,與周圍的人比起來:看了很多書,做了一些筆記和分享;我會參加一些培訓,訂閱付費欄目,加入一些社群或圈子。我覺得,這些做與沒做,確實是差別很大的。但為什么,你明明比別人要努力很多,卻仍然看起來差不多?其實,恒心是難能可貴的品質與能力,然而我,缺乏的就是恒心。
年前通過簡書就關注到彭小六了,并也加了他的微信。這對努力向好,又生活在四五線城市的我來說,其實是撕開一道口子,去看看比你優秀比你還努力的人都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六神從書稿到出版,我是知道的,但直到前幾天才把書買回來,然后花了2個晚上,讀完,做了一份思維導圖。
不得不說,凡是名人、能人,我們都會將其“神話”,所以之前雖然知道六神和我所在城市相距不遠,但并不太清楚,他的起步也不算早,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能這么牛,且能切實地改變更多的人。
我是一個務實主義者,也算是一個得到確認之后執行力會很佳的行動派,所以洋洋灑灑的思維導圖是做了,用小六的話說,讀一本書,未必需要那么費力,用20%的時間獲取80%的內容,解決你的1個難題,就已經超值了。這個觀念對我影響很大,雖不是第一次聽到意識到,確實第一次認為要這樣做。但我仍是比較貪心的,為自己列了讀完后的10個to do list。
1.刪除手機上無用的APP,安裝效率APP,并了解他們的核心優勢,取消紅點,取消你不必關注的人與事。
2.關注為六神的書做聯袂推薦的所有人,及六神提到的人,有些是我陌生的,有些能關注到的方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努力去做,找到能給予你養分的“導師”。
3.堅持手賬。我7月初加入了一個手賬訓練營,每周打卡不少于4次,作業不少于1篇。但時有應付之感,慚愧。其實對比加入之初,已經有很大改變,后面需要做的,是把你知道的方法,反復應用起來。
4.不吝買書,買書甚于培訓。花20%的時間去讀得80%的內容,每次能有目的地解決你的一個問題,就物超所值了。
5.嘗試拆書RIA,可以先自學,加入一些線上社群,其實光看方法,倒也不難。但是得練,練的不僅是技能,還有你的思維,以及速度。這個時代,理解和行動,才是你可能跟上的重要素質。
6.制定“吞青蛙”計劃。既然例行要做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周、日計劃,那就從中找出相應的“三只青蛙”,工作是做不盡的,但只有抓住“重點”,逐一吃掉“青蛙”,還能從最大最丑的先開始,你就基本不會偏離軌道,應該還能更高效地勝任、兼顧更多挑戰。
7.珍惜時間。以后少逛超市,少逛街,你需要買的,現在淘寶、京東、1號店、亞馬遜等等都能為你送到。另外克服選擇障礙癥,看好目標直接下手,通過排名和判斷去取代貨比三家。省下來的時間,做點什么不好呢?
8.這個年代,你不會“偷知識”就out了。但需要進一步去了解和固化“偷什么”“去哪偷”,偷來之后的自學能力尤為關鍵,別人的知識是別人的,只有思考吸收應用之后才是你的,才能夠不可逆地改變你自己。
9.找機會“分享”→ 放棄部分安全感,加入社群、圈子,把逛街逛超市的時間省下來,去逛別人的世界,同時勇于站出來,去分享。
10.建立“我的知識羅盤”,畫出“我的時間分區”,我非常喜歡圖中舉例的“時間分區”。
我本來就是靠文字吃飯,也喜歡閱讀,也愿意分享,這樣的一個我,為什么要在無聊中虛度光陰呢?只要稍有改變,堅持行動,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是么?加油。
標題1/20讀書筆記,是給自己定的計劃,在12.31前完成20篇讀書筆記,并分享至簡書。雖然現在鮮有人關注,但我需要克服的就是,別人不監督你,你就會松懈的毛病。
你的現狀就是你的選擇。沒什么大不了,just to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