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深受歡迎,也是國民喜歡的影視題材。
相比其他3位小伙伴,國民明顯偏愛《西游記》,各種文學,影視,動畫層出不窮,泛濫成災。
同樣是四大名著,大家為何厚此薄彼。
吾深思之,竊以為,《西游記》深得平民之心。
這也是如今yy文,大行其道的原因。
石猴天生地長,無父無母,孤苦伶仃,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石猴就是一個草根。空有天賦卻無人知,只能在猴群里做做美猴王,生老病死,最終消逝,這是平民的宿命。
平民想出人頭地,何其難!美猴王孤身一人,一葉竹筏,橫穿兩重大海,浪跡十數(shù)年,最終尋到名師。
這位名師也不是一般大佬,‘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菩提祖師有大神通,卻有教無類,廣收學徒,門下弟子不計其數(shù)。
美猴王成為菩提門下,才能改變命運,也是他唯一的出路。
廣收學徒的菩提祖師,像不像門下三千弟子的孔圣人?
大家想起《西游記》,想起菩提祖師,是不是沒有槽點?《西游記》里面上千個角色,除了主角孫悟空,只有菩提祖師毫無差評。
很明顯,作者吳承恩對菩提祖師非常尊崇,筆墨雖然不多,卻讓讀者喜歡上這個角色。
菩提見到美猴王心中暗喜,幫美猴王起名,用7年的時間考驗孫悟空,明知孫悟空會給自己惹禍,還給孫悟空開小灶,傳授孫悟空大神通,唯一的要求是‘惹禍時不可提及師名’。
菩提深諳佛道兩門大神通,肯定不是無名小輩。不提你的名字,別人就不知道了?
嚴父慈師!菩提祖師讓讀者喜歡也是必然。
作者吳承恩所處的時代,平民想要出人頭地,讀書科舉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但平民想要科舉高中并不容易,沒有名師教導,沒有貴人賞識,草根毫無機會。
許多平民空有天賦,最終只能泯然眾人。
當今社會,何嘗不是如此,出路雖然多了,但成功的人并不多。
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是孫悟空,可惜沒有遇見菩提祖師,一事無成。
不知不覺過了30歲,才明白自己不是主角,普普通通,只是孫悟空手下沒有名字的‘猴子猴孫’。
不甘心可以再試試,給你最后一碗雞湯——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