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這個故事:
二戰期間,美國統計學家沃德教授應軍方要求,研究如何降低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概率問題。通過檢查安全返航的聯軍轟炸機,大家發現機翼上的彈孔很多,而飛行員的座艙和機尾發動機位置沒有彈孔,所以當時的作戰指揮官認為,既然機翼最容易中彈,應該增強機翼的保護力度。
但沃德教授建議應該加強對座艙和飛機尾部發動機位置的裝甲保護,因為擊中機翼的轟炸機能夠安全返航,我們能看得見;但擊中座艙和機尾部位的轟炸機根本無法返航,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后來證實沃德教授的建議是正確的,聯軍轟炸機加強對座艙和機尾部位的裝甲保護后,被敵軍擊落的比率顯著降低。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故事。
該故事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確保成功地存活下來,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并不是幸存者是怎么活下來的,而是那些不幸之人是如何死去的。向失敗者學習,是你離成功最近的通道。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說過,他創業10多年來最大的心得,就是永遠去思考別人是怎么失敗的。馬云曾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作為發現并訓練具有企業家精神創業者的湖畔大學,與其他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所研究失敗的大學。
小時候,我們經常聽說一句格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是你只有善于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獲得成功。但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懼怕失敗,能夠正確對待失敗的人非常少。
得到APP《精英日課》主理人萬維鋼老師,曾在專欄里講述過“失敗與成功關聯性”主題。他介紹《捷徑:黑客、創新者和偶像如何加速成功》一書作者對該主題的研究發現,這些發現顛覆我們關于“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傳統認知。
作者Shane Snow通過相關研究對失敗與成功之間的關系有兩點新認知:
1.你過去的失敗經歷,對你未來的成功沒有幫助。一個一直失敗的人,將來最大的可能性也許是習慣性地再次失敗,還不如新人。
2.你過去的成功,對你未來的成功很有幫助。如果你上次創業成功了,下一次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增加50%。
用一句話概括上面兩點內容,就是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世界頂級期刊《科學》雜志2017年7月刊登一項中國人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胡海嵐教授團隊,通過對小鼠大腦前額葉皮層實現控制,當小鼠連續獲勝時,它會在競爭中變得更加努力勇猛,能打敗更強大的對手,第一次發現“勝利者效應”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這個“勝利者效應”可與“成功是成功之母”視為同義。“勝利者效應”是一個生物學術語,意指動物在戰勝一些較弱的對手之后再與更強的競爭者較量時,勝算將會比直接面對強敵大得多。這個效應同樣適用人類。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心理學教授伊恩·羅伯遜,在其《權力如何影響我們:勝利者效應》一書中,講述了美國拳王泰森運用“勝利者效應”的故事。泰森出獄后,他的經紀人先是為他安排了兩場對手實力很弱的比賽。泰森通過這兩場比賽重建了自信心,后來一舉擊敗了實力強大的布魯諾,奪回了金腰帶。?
從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之前的成功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提高下一次成功的概率。但不等于說任何失敗經歷對我們都毫無意義,有些“好的失敗”是有助于我們未來成功的。我綜合一些研究資料,總結如下兩類“好的失敗”有助于我們未來成功。
1.自己的小失敗
我們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學習一項新技能時,我們都是從不斷試錯的過程中慢慢掌握該項技能的。比如,你學開車,一開始上路時會犯很多錯誤,教練在旁邊立即指出你的錯誤,糾正你的動作,你得到反饋之后馬上改過來,慢慢就學會開車了。
你學開車過程中犯得每一個錯誤都是一次“小失敗”,因為你是新手,犯錯很正常,大家不會評價你這個人不行,而且你每次犯錯都能得到教練的及時反饋,你才能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通過一段時間的正確練習,最終成功學會開車。
假如你犯了一次大錯,經歷諸如“創業不成功”等“大失敗”,可能會遭遇別人指責你能力不行,打擊你的自信心,會影響你對自我的判斷,下次創業時還可能會失敗。
萬維鋼老師總結針對個人“好的失敗”,應該滿足三個條件:及時得到反饋、對事不對人和錯誤的代價很小。對你來說,最好的失敗,就是在沒有眾人看見的時候,你偷偷跌個小跟頭,然后在身邊人的攙扶下,馬上站起來,繼續昂揚前行。
2.別人的大失敗
有一個別人的“大失敗”研究案例: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心臟搭橋手術有一個突破性進展,醫生可以在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做搭橋手術。而在此之前,做心臟搭橋手術需要讓心臟暫時停搏,迅速搭橋,然后再用外力讓心臟恢復跳動,這樣做的缺點是,哪怕是心臟的片刻停跳,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做手術方法變了,所有醫生都需要重新學習。重新學習,就必然增加失敗的風險,一旦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新手術失敗就意味著病人死亡,就是一次“大失敗”。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商學院教授布拉德利·斯塔茨,曾用10年時間跟蹤研究外科醫生6516臺心臟搭橋手術,看看手術成功跟醫生個人有什么關系,得出非常有意思的幾個結果:
?(1)如果一個醫生手術失敗,他后繼的手術會更容易失敗,他的成功率將會一直下降。
(2)如果一個醫生手術成功,他接下來的手術會更容易成功,他的成功率將會上升。
?(3)如果一個醫生手術失敗,他同事的手術成功率會提高,因為從他失敗上吸取了教訓。
?(4)如果一個醫生手術成功,則對他同事沒有任何影響。
也就是說,我的失敗不是我的成功之母,別人的失敗則可能是我的成功之母。特別是別人的大失敗,如果你曾參與其中或認真研究,對你以后做同類事情成功的概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