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完無戒老師的線上寫作課分享后,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的寫作目的是什么?想了好久,終于找到源頭。它來自于兩篇文章,第一篇是ALLENWU寫的《就這樣開始吧》,他通過回憶我們小學時看到語文書上朗讀并背誦全文時的心情,來表達我們現(xiàn)在看到美麗景色會發(fā)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不是太好看了這樣的感慨,來說明我們現(xiàn)在做的某些事,可能很久之后才會明白它的意義。第二篇是和菜頭的《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寫點東西》。他說:“人們不去寫作的原因是怕自己寫不好,其實并不存在怕不怕的問題,是根本沒可能寫好。”接受這樣的心理預設,就不會因為文章好壞來給自己施加壓力,有利于回歸寫作的本質(zhì)。他還說:“寫作能讓你用最小的代價去體驗一件事是如何完成的。完整的經(jīng)歷了一次創(chuàng)造,你就擁有了創(chuàng)造之心。正是這兩篇文章開啟了我走向寫作的大門。我的目的很單純,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只創(chuàng)造我想寫的文章。
在寫作交流群里,時常會有人拋出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提高閱讀量呢?起什么樣標新立異的文章能夠吸引眼球?怎么才能吸引讀者呢?還有人羅列了七八種通過寫作賺錢的媒介,告訴你盡快給自己的文章定位以及找到自己的文風。我開始焦慮了,我只想安安靜靜的寫我自己的文章,為什么要這么累?在尋求外部幫助后,我頓悟,原來這只是我的一種情緒宣泄,我要試著接受自己的這種情緒,并學著給自己的一個調(diào)整的時期。其次,能量是守恒的,如果我不在這件事情上費勁,就要在其他事情上費勁。通過寫作提升我的技能,可能在未來的工作道路上我就會走的輕松一些,步伐穩(wěn)健一些。最后,聽說選擇那條正確的、困難的路未來的收獲會更大。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是該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還是要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去寫自己并不想寫的東西呢?知名網(wǎng)絡寫手和菜頭,在他的公眾號里曾寫道:“我時常會寫一些創(chuàng)造閱讀新低的文章。在寫下標題的時候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但每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他自己,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就在于這種不共的部分。它也許難于理解,甚至不招人喜歡,但我又不是寫人民幣,需要人人都喜歡。”這種公眾號大V況且還需要留一點寫作空間給自己,我們當然也需要。聽說專業(yè)的公眾號選題都要經(jīng)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討論,才能選定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而他們的數(shù)據(jù)分析就是建立在用戶的關注度基礎之上的。大V還都要照顧著讀者的需求,想要提高用戶關注度的我們又有什么資格不去迎合大眾的口味呢?
其實深思兩者之間的關系,他們并不是對立的,兩者是可以兼修的。最后,愿你在寫作的路上既有理性的數(shù)據(jù)分析,又有內(nèi)心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