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長從接受現實開始
? ? ? 上篇文章我說《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不是寫給脆弱的人看的,因為只有脆弱的人才需要安慰,而這本書沒有安慰,它不是雞湯式的。現實就是那么殘酷,生活也是如此艱難,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是一樣的。只有堅強的人才能接受現實,然而只有接受現實的人才能運用心智,理智做出判斷。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們應該接受哪些現實?
1.速成絕無可能
? ? 期待速成是我們絕大多數的毛病,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我們人類的天性,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欲望可以馬上得到滿足,更可惡的是,整個社會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刺激著我們發揮這樣的天性。
? 比方說,電視上的減肥廣告,它會告訴你,不需要運動,不需要絕食,就吃一顆藥,就可以瘦下來;報紙上的醫療廣告也會告訴你,無論你得了什么病,只要你找到他,一定可以藥到病除;到處都張貼的培訓廣告,它也會告述你,不管你要學什么東西,肯定是包教包會;還要一個更加明顯就是我們的銀行了,銀行會和我們說,你想要大房子嗎?沒有問題啊,我給你辦貸款,三十年,你慢慢地還。你想要買車?也沒問題,我給你貸款,還想要什么嗎?都可以,我給你信用卡,我給你去透支,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只不過到最后,銀行是怎么對付那些沒有還錢的人的呢?我們從廣告上面可是什么都沒看到。
之所以人人都在追求速成,其實是大家都不是不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有些階段是必然無法跨越。無論要什么結果,都需要時間的。就像懷孕,沒有四十周的時間孩子就是生不下來,就算生下來也是有問題的,這四十周的時間他就是無法跨越的。而且還有一個調查統計,告訴我們另一個事實,每個個體對自己的滿意程度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橫現出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大約從15歲開始,無知無畏的日子過去了,慢慢意識到自己是那么微不足道,開始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對自己的滿意程度也在不斷下降,一直降到大約45歲的時候才能建出苦海,對自己的滿意程度到45歲才會上升,這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心智觀察,感受,思索,理解,實踐,回顧,知道恍然大悟的時間,這段時間就是30年。而在這漫長的30年中,因為自我滿意度持續下降,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越是不滿意,就越是浮躁,而且,絕大多數的人并不知道,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這種掙扎的狀態當中。相反,現實總是在提醒我們,很多人都比我過的好多了。
? 總而言之,一方面,我們自己無限的欲望,另一方面,自我滿意度的不斷下降,這就是我們不由自主的追求速成的原因。那么出路在哪里?就是:接受現實。我告訴我自己,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需要時間糾正,這個沒有辦法一蹴而就,所以速成是絕對不可能的。
2.一切都源于交換
? 知道速成是不可能后,那么交換才是硬道理。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都是用你有的東西來交換而來的,擁有積累的人,我要的欲望,就可以用我有的東西來滿足,即便我有的現在暫時不夠,但是它們可以通過不斷累積后如愿以償,這樣一來,我有的會越來越多,我要的也會越來越多,這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 ? 在李笑來看來,不成熟的人都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的,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得到什么,而與此同時,全然不顧自己,其實是一無所有。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去交換的,
? ? 在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死循環,比方說工作,用人單位就要求要有三年工作經驗,但我就沒有參加過工作,我哪里來的工作經驗,結果就好像我永遠就得不工作,再比方說貸款,銀行希望你有東西可以抵押他才會放貸給你,但很有可能,恰恰我是沒有東西可以抵押,所以我才急需貸款的,這樣好像我永遠都得不到貸款一樣,這些就看似死循環,打破這個死循環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生活給予我們什么,我們就用好什么。在積累之后,再去換我們能換的東西。我們都需要審訊一下自己,一邊列著我有什么,另一邊列著我想要什么,對照一下,現在哪些東西可以用我現在有的東西去換的,即便現在換不了,通過時間的積累,我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再去換我們想要的.這樣的審訊會瞬間讓我們變得腳踏實地,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空想。
? 當然,很有可能,我們之前審訊的那些東西發現自己什么都沒有,我們什么都沒有可以拿去交換的,但是沒有關系,最壞的情況也就不過如此。至少我們還有時間,還有精力,還有正常的智商,擁有這些東西就足夠慢慢積累了,只要我們肯積累,那些東西就肯定會有的,········請對自己的未來抱有盲目的樂觀,這并不是自我安慰。
? ? 大家是否記得,李笑來買光盤的事件嗎?李笑來一邊在買光盤,一邊在看編程教學的視頻,就有個顧客諷刺他,說你一個買光盤的能看的懂嗎?李笑來笑了笑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然后,顧客看來一下就吐了。所以,李笑來這個人啊,從小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樂觀,因為你連自己都不相信,你有怎么會成功能。所以,總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來源于交換。
3.未知永遠存在
? 我們害怕未知,害怕不確定的東西,我們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我們是永遠都做不到的。當你進入一個新的領域的時候,這種未知的壓力,可以令新手窒息,而在這個領域浸泡一段時間的人,往往都忘記了曾經面對的那份恐懼和壓力,都不屑于去開導新手。
? ? 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要掙扎很久才會系鞋帶,可是成年之后,我們早就忘記了這是要掙扎才會學會的事。所以呀,為了進步,我們必須忍受一定未知的,然后我們只能不斷的去嘗試,去適應在未知中不斷前進,,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你就會無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會平添無數的焦慮,焦慮是導致時間浪費,效率低下的原因。
? ? 一個相對有效的策略: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先放下來,然后繼續前行,只要記住它就好了,繼續前行,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忽略這些事情、錯失獲得答案的機會,而是因為你記下來了,所以在以后,你可以拿出來重新審視,不一定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因為什么原因,它們之間就有了清晰的解決方案,最可能的原因更應該是我們一路都在積累。
4.現狀是無法馬上擺脫的
? ? 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自己心中的夢想和我們身處的現實有著巨大的差距,不要讓所謂的懷揣夢想變成我們不能腳踏實地的借口,
? 我們都在從事著我們夢想不相符的職業,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吧,自己能做自己喜歡、夢想的事,是多么的幸福。但如論做什么,只要足夠認真,足夠努力,個人的努力一定是在不斷積累的,但這個時候如果夢想是向著令一個方向的話,幾乎會使得你在當前這份職業上心不在焉,毫無積累。
? ? ?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職業并不依賴天分,而是依賴于積累,天長日久,你就會在當前這個職業中將落后于那些認認真真做事的人,但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因為自己的落后而奮起直追,而是給了一個反正我的夢想又不是它的借口。把夢想當做借口的時間越長,承諾成本也就越高。很多人都是在無意之間被自己的夢想綁架的,越是對現狀的不滿,擺脫他的欲望就會愈加的強烈,,而這種欲望足以令一個人迷失他前進的方向。
無論對于誰來說,現狀他都是難以擺脫的。因為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過去某一時刻的結果,同時,它也是未來某一時刻的原因。沒有人可能逃脫現實的束縛。有這么一句話:“逆境造就成功,磨難令人成熟”,認真想想,這句話簡直是胡說八道,從我們今天討論的角度來看,很顯然,在順境中更加容易成功而且,有很多磨難根本就沒有必要經歷它,這完全就是失敗者對自己未能成功的猜想,失敗者是沒有機會去了解成功者真相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制于自身的經驗的限制,所以不成有一點點成功經驗的人,更是無法擺脫自身的局限性,對于現狀的不滿,急于要拜托它,是我們常常會掉入的陷阱。接受現實才是最好的策略,就好像剛剛所講,想要得到什么,都源于交換,而當我們什么都沒有的時候,那就請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就用什么,讓自己做什么都做到好,用什么都用的好。李笑來說,他遇到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他們很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他們都很熱愛自己的生活,更專注與做事且心無旁騖,他們身處良性循環當中,也因此,他們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 總之,一句話,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什么是正確的事情?判斷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是否現實。一切的一切,都從我們接受現實開始。真正有用的往往就是這樣,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我們應該坦然的面對它。
記得給作者點點贊哦,發自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