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屬原創,著作權歸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本人,抄襲者必究!
勞動節里的第二天我們是這樣計劃安排的,早晨早餐之后,趁著天氣晴好,先生帶我們去養馬島環島游,然后進煙臺去看望大哥、三爹和三媽。
出發之前,我們打電話向大哥、二哥報備了我們的行程。
八點多出門,在酒店經理的指點之下,找到了一家酒店附近的早餐店,可惜我們出來的有點晚,我心心念念的豆腐腦以及為為喜歡的小籠包沒能吃到——都賣光了。
早餐攤位的老板是一對年輕夫妻,兩個人手腳麻利,一邊招呼客人,一邊手上端著飯食給客人們服務。兩人還雇傭了一對上了年紀的男女幫廚,原以為是老板們的父母,一打聽卻是真正的幫工。其中老大娘知道我們沒吃到自己想吃的而遺憾時,老大娘建議我當得知我們第二天要在七點半之前到,才能喝上豆腐腦、吃上小籠包。
雖然大家都在過節,但是正是有這樣的勞動者在辛勤努力工作,才保證我們的節日生活一切如常。
飯后,我們驅車去養馬島,下面的照片是我在環海路上拍的圖中的彩橋,當我們通過的時候,看到了很多交警一邊在耐心地規勸在橋上把車停在路邊的車輛離開,一邊在疏導著已經開始擁堵的道路。
就在我們開上環島路,領略到海邊美景的時候,環海路兩邊也有大量的交警在關鍵路段指揮交通,保證單行道路的暢通。
待我們離開養馬島的時候,入島交通因為過于急速攀升的車流而產生了擁堵,交警們正在認真地疏導交通,保證大家節日里玩得安全、還玩得盡興。
到了大哥家之后,剛剛11點,我們提議去外面吃飯,結果被大哥打了回票,原來在得知我們要來且要外出聚餐的情況下,大嫂帶著侄女早早去采購了,前腳我們進門,大嫂和侄女就進了屋,采購了大批海鮮的大嫂,開始收拾新鮮的海魚。
大嫂告訴我們,煙臺已經封海了,能有這些海鮮,還得感謝那些遠洋漁民,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我們今天還吃不上這么新鮮的海鮮。大嫂甚至在一條魚肚子里發現了一枚魚鉤——大嫂說賣魚的說了在遠洋撒網捕魚的時候,他們還海釣,當時大嫂還不信,看到了魚鉤才知道賣魚的漁民說得是多么的真實。
大哥親自下廚,把一桌子菜做得是鮮味十足,感謝大哥在勞動節里辛勤的付出。
飯畢,稍事休息,我們在下午三點的時候出發去看望三爹、三媽(也就是先生的三叔和三嬸,先生當地都是這么稱呼,于是我也就入鄉隨俗。)。大嫂店里有客人,無法分身,侄女明天要坐高鐵見網友,所以不能同行,大哥開車帶我們去。
快到三爹家的時候,先生給三爹打電話,三爹說他在家,但是馬上就要動身去菜市場,三媽現在菜市場看攤,于是我們當即決定去菜市場會和,親情雖重要,但是生意還是要做得。
我們這次回老家,一方面是看望要有長期恢復的公公,一方面就是之前確診腎炎的三媽。我們提著禮物到市場看到三媽的時候,一顆心落了地,三媽氣色看起來很紅潤,沒有病容。
三媽看到我們非常驚喜,拉著我的手說個沒完,敘話下得知原來三媽換了家醫院及主治大夫,也換了藥,現在腳已經不腫了,目測是大好了。說到這的時候,三爹還沒到,有客人來買菜,三媽一邊給客人稱重,一邊還給我們聊天,生意、敘舊兩不誤,真是一個愛勞動的人兒!
很快三爹也趕到了,給我們帶了栗子,三媽還給我們帶了一些黃瓜、西紅柿回京路上吃,還給為為一個洗了西紅柿吃,為為很驚喜,說:“謝謝三奶奶,這是我第一次不付錢就吃東西。”
三媽:“這都是自己家的,孩子別客氣,隨便吃、隨便拿,你想吃什么?”
為為說:“謝謝三奶奶,我不吃了 不過,我要回北京之后給我同學說,我的三奶奶、三爺爺愛勞動,有一個很大的蔬菜攤,可以服務很多人。”
三媽:“哎呀,我哪有你說的這么好?”
我:“三媽,別謙虛了,您看看這個菜市場多么熱鬧,如果大家都不出攤,就會影響很多人的生活。”
在勞動節里,三爹、三媽的菜攤服務了很多人,五月二日,從早餐攤主到養馬島的交警到三爹三媽,這三個場景的勞動者以無聲的方式向這個世界踐行著那句話:“勞動最光榮!”向奮戰在一線的勞動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