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更文《什么都想要,卻什么都沒有》,已經有10天沒有寫字了,一直有點手癢癢。
老公最近也在問我,為何不更文了?不是說的一周五更嗎?言下之意,是認為我該又要放棄了。
其實,我沒有放棄,只是上次更文后,我對自己的目標和近期自己的需求進行了梳理和調整,寫作肯定沒有被排在前三位,剛好落在第四位。
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沒有三頭六臂,什么都可以做到很好,也沒有無限精力,可以投入到各種目標中去。
我只能堅定一個主目標,再設定兩個次目標,這已經是我可以做到最好的安排了。至于寫作,真的不舍得放棄,所以每周必定至少要留下一篇記錄,否則,我會很難受的。
我寫作的目的并不是成為作者,一是,我有自知之明,遣詞造句也不好,構思也不巧妙,屬于比較笨拙的那一類。二是,性子十分急躁。性子急的人是不太適合成為寫手的,耐不住寂寞,也經不起反復推敲文字情節過程所帶來的磨心之感。
當然,如果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努力,偶然有機會成為作者,那應該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人生短暫,如果能夠給世界留下點有意思的東西,那也是十分有趣啊。
那我為什么要寫作呢?
第一個我可以想到的理由應該是:鏈接。對,將自己的情感,想法,遭遇與世界上的你們相鏈接。換言之,就是在文字中尋找同類。因為生而為人,我們都太孤獨。我們有太多情緒是無法與周圍的人分享,但我們可以在文字中將自己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掩飾,讓我們的靈魂可以變得更加輕松。
通過寫作,我把開心的事情記錄下來,即不張揚,也滿足自己分享的心情。
通過寫作,我把傷感的事情記錄下來,即可以疏通情緒,也可以給同是悲傷的讀者帶來一點慰藉,每個人都有哀傷之事,你不是一個人,要學會堅強。
通過寫作,我把自己或愚蠢或聰敏的想法記錄下來,用文字作為載體,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接受讀者伙伴們的檢驗。
第二個我能夠想到的理由是:成長。成長并不是年歲的增長,而是心智的成熟化。寫作在這個過程中,就是一種有效的練習手段。
寫作之于我,就是一種認真的自我對話。世界上最沒有用的文字便是安慰,最有用的應該是思考。一切困境之所以成為困境,首先決定于我們的思維,即我怎么看。
你怎么看?將決定你走上什么樣的道路,是通向天堂還是墜入地獄。這都需要我們辯識,需要我們思考。但這個世界太浮躁,有太多東西,表面看似在左右甚者決定著我們的判斷和思考,令我們“身不由己”。
如何擺脫這些貌似重要但可能并無意義的影響因素呢?
一個好的辦法,那就是寫作。
寫作應該是要完全袒露自己的,不遮不掩的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這些文字不用給別人看,僅僅供自己反復閱讀。用最真實的文字,展現最真實的自己,通過與自己反復的對話,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并付諸實踐。我想這種成長,應該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無論再忙,總是要寫下一些話,證明我有活過。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營 打卡第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