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去戴牙冠,與一群口腔醫生聊得很是開心。臨走的時候,醫生對我說:“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經常上鏡,可以考慮在門牙旁的兩顆小牙做一個貼面。幸好你笑線比較低,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影響。但如果像香港的舒影星那種笑線比較高,一微笑就會暴露出整排牙齒。那就必須要美化一下了。”
我回答:“其實那兩顆小牙,我自己還覺得挺可愛。就是覺得旁邊的兩顆叫做“虎牙”的尖牙有點尖,不知道可不可以處理的不要這么尖?”
對著鏡子刻意咧著嘴微笑了一下去觀察,又打量了一下那兩個小尖牙,其實我內心里的潛臺詞是:這兩顆牙怎么那么像動物的牙齒?難道是我沒有進化好的標志?”
后來旁邊的另一位口腔醫生告訴我,門牙旁的這第三顆牙齒,就是要這樣的尖牙才好,不管是從美觀還是牙齒的生動性來看,其實都更出彩。
從她們的審美來看,那種太整齊的大顆大顆的牙齒看起來很像假牙。其實尖牙的穩固性很好,可以有效支撐嘴角的肌肉,讓嘴角自然上翹。
而且她告訴我,大多數人本身都應該有尖牙,如果沒有可能還是個遺憾呢。(你們等會別忘了照下鏡子,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尖牙)
這個解釋簡直顛覆了我的三觀,我第一次知道,那兩顆讓我覺得最不自信的小虎牙,居然還這么的有優勢。看來,臉上最美的風景,甚至還能減少嘴角的法令紋,竟還有兩顆尖牙默默在口腔里支撐力量。
你以為的劣勢,竟然還可能是面部最美風景的締造者。
02
仔細想想,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我們往往被一個人的優點吸引,卻被對方的缺點打動,愛上這個人時,往往是看到對方最不輕易示人的一面。
愛情中,一個人的劣勢往往帶著一個人天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反而最能成功激起對方的保護欲,最后成了讓對方最為心動的優點。
此時你想在愛情中前進一步,真的不妨換個思路想想自己的劣勢是什么,然后巧妙地展示給那個讓你心動的人。
其實不僅愛情如此,養育孩子過程中,孩子身上所暴露出的那些劣勢,也有可能是孩子獲得成功的起點。
如果家長們能讀懂這些藏在劣勢背后的心理語言,就會知道,這些劣勢背后藏著的優勢,絕對屬于一塊尚未開墾的蠻荒之地,一旦開墾就會有著巨大的驚喜。
比如說一個孩子喜歡犟嘴,但有可能他在逆向思維方面有優勢;一個孩子孤獨不合群,但他可能心思細膩、觀察力強;又或者一個孩子學習上不夠專注總是慌慌張張,但可能這種孩子遇事的時候,因為對重要的事兒并不在意,反而會對打擊更為淡定。
不過要特別注意,一定不要刻意打壓劣勢,但又不能讓劣勢跑偏的太多,這個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作為多年學渣的我,曾經還很偏科。那個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補習弱課,結果發現自己還是除了語文不弱其他科目都弱。放棄了學習語文的時間,花了大量時間補習其他的弱課,效果并不明顯。
那個時候并不懂,除了應該把自己的絕對優勢加大提升,如果是選擇最弱的一科進行絕對劣勢的突破,也許最后的效果會比當時所有科目眉毛胡子一把抓會好太多了。
現在我懂了,沒有一個劣勢是絕對的劣勢,劣勢還有可能生長出讓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03
如今我工作多年,堅持在日常平凡的日子里寫些溫暖自己的文字。最開始堅持這么做,其實是自感得益于多年的讀寫積累,這曾是我最大的驕傲。
我也曾很長一段時間,堅定不移的認為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
可當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自媒體人后,有段時間我有種強烈的挫敗感,原來自以為的那點優勢其實也只能叫做個體的相對優勢。
對比后就會發現,自己不管是從標題還是主題還是跟熱點的覺悟方面,都與不少優秀的寫作者存在較大差距。
認真反思了自己的劣勢后,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一篇文章中想表達的東西太多,結果導致寫作主題過于分散,根源則是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夠好。
我有意識大量的吸收不少男性作者的思維模式和解決方法,努力讓自己嘗試每次換一個角度去思考。
本著提升自己的劣勢的初心,最后在寫作中慢慢地學會了多維度的思考,開始讓一個主題更加清晰并具有說服力。
堅持有意識訓練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有了一定進步。
其實從劣勢中最容易找到努力的方向,劣勢起點低差距大,反而很容易讓人有較大提升的空間。有時,劣勢甚至會為自己的優勢助力。
04
心理學先驅的巔峰著作《自卑與超越》,曾被譽為人類個體心理學最卓越的作品。作者阿德勒出生在一個維也納郊區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家境富裕的他,幼年時期曾患上了佝僂病,后來一場幾乎致命的肺炎,讓他的生活充滿了恐懼和悲傷。
就是這樣的人生打擊和絕對劣勢,反而讓阿德勒很小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去當一名醫生,真正的去與死亡作斗爭。最終生活的不幸并未讓阿德勒消沉下去,他憑借超人的毅力贏得了公認的成就與贊許。
由于他對性格心理特征的特殊興趣和關注,開始自然探索到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領域,接著又走入了心理學領域。
最終阿德勒率領著其追隨者們共同開創了個體心理學,這種基于個性的研究,強調了每個人都可能意識到自己某些方面與別人是不同的,但人格和尊嚴與他人是平等的,尊重差異性,才可能發揮出自身的無盡潛能。
就像他這本著作中,我深感自卑只是一個人的劣勢的起點,而跨入超越的時刻,其實就是讓劣勢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去探索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結合現在生活中的各個場景,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沒有哪項發明和廣為流傳的應用,不是針對用戶的痛點來設計和發展的。我們時常說,懶人和笨人一定程度上成為推動著各種創新的動力,改變和影響著這個世界。
這都是從劣勢中找到的新的土壤,從而生長出我們未曾見過的奇異之花。
劣勢竟然內含如此多的優勢,可為什么大部分人都沒能通過自己的劣勢而出眾?
借大導演馮小剛的話解釋一下:“其實只有少數的人是真的牛,大部分人做的事顯得牛。這不過是用各種包裝手段,讓自己用一種虛榮的實際上是無效的方式去超越自我,同時也試圖去超越別人。”
這是我見過拼命掩蓋自己劣勢的最好解釋,沒有之一。
永遠別再繼續成為《皇帝的新裝》里那群不敢正視真相更不敢突破自我的旁觀者。
從今天起,開始對自己的劣勢不再逃避,正視并尊重它并思考怎樣去改變。
別再緊盯著自己那點可憐巴巴的優勢沾沾自喜了,如果你未曾體會過成功的感受,試著對自己的劣勢開始下狠手吧!
這個世界,也許真的是優勢讓你出彩,劣勢讓你出眾。試試吧!
萬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呢?
閱讀完喜歡請點個贊,如果能選關注,必是真愛啊!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選自《人生的智慧: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